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一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一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子,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佛祖如来在上一品中为我们阐述是“爱心”的伟大,是因为爱心具有包容性,就如雨果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笔记注:此处译为心灵更妙)。”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终身的快乐,就应该选择积极且正确的包容心态。我们一般认为人是事物的主体,不管是认知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人都是主体,事物与世界是客体,其实这是错误的,在佛祖如来的法眼慧心中,众生(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众生都自然和谐于一体,依“宇宙间无为法”存在并发展变化着。

主体,只是人类的意识思想所为,并不是大自然的安排与认命,主体说,就是人类自我为中心的妄念之为,世人切不可再如此认为。“爱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这是佛祖如来在修行过程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在那一刻,佛祖如来顿悟了,他一下子明白了,只有“爱心”才能拯救世间的痛苦和世人。如何让“爱心”产生巨大的力量,就要刻苦修行,到达找到本我,回归本性的境界,否则爱心就会在妄念(自我、欲望、贪婪)渐生的心中慢慢消退。

心,认知事物与世界,那么是心大,还是被认知者大?当然是心大了。

布施之为,是因心而起,布施之物,是因心而定,那么是布施大,还是心大?当然是心大。所以在一品中,佛祖如来进一步为我们阐明印证法施所得福德要远大于物施所得福德。这也是《金刚经》对一论点的有层次的反复认证,就是为了不断的打消修行者时时已经或可能有的住相修行之为与想法。这也体现了佛祖如来对众弟子循循善诱之良苦用心,和弟子对佛法循序渐进理解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8,331评论 0 9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10,288评论 1 8
  • 1.什么是Python? 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你可能听说过其他高级语言C,C++,Perl和Java。不同...
    Albedo_Fals阅读 2,224评论 0 1
  • 你好
    花开LY俩想依阅读 773评论 0 0
  • 她爱上他了。要说有多爱,她自己也不清楚,或许并没有爱,或许是爱的,总之她想不清楚这些。只知道是有了感觉,开始会更多...
    橙花妹纸阅读 2,6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