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常中创新
——平乐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纪实
孟津县平乐镇中心小学 梁娜茹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一所学校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教学工作 。我们学校在教学方面,注重常规教学的落实,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今天,我就把我校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给大家做以汇报:
一、明确教学管理思路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思路决定出路,怎样抓教学必须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反思,我校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落实素质教育常态化;以课堂改革为主题,落实“课堂革命”新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常规不动摇;以教师成长为抓手,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的整体教学管理思路。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我校在落实教学常规方面,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在守常中求创新。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会对全体教师进行常规教学培训,对备、讲、练、查、改、考、评、纠、研各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针对作业的规范批改,我们分别在三个学段各选出一名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再做统一详细的要求。
为了让作业、教案、听课记录的检查能更真实全面地反馈教学、促进教学,我们不断摸索、创新着检查的方法。两年来,只是作业检查记录的表格就已经改进了五次,直到目前的这一种检查方法,还是比较满意:先是把作业检查的各个项目,比如作业量、学生书写、教师批改等进行量化,然后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对全校的作业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评分,在作业检查中发现的优点以及问题,记录在“作业检查总结、整改措施”表格的总结一栏里。然后,把作业检查总结反馈给各年级,由年级长组织本级教师,针对作业检查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经过整改,学校再跟踪检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同样,在常规检查的时间安排上,一周一次小检查,一个月一次大检查。检查的认真程度,决定着下一阶段教师落实常规教学的态度。教导处的检查认真了,每一位教师也就重视了,由此以来,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当做了一种习惯。
每学期的质量检测,我校都会举行三次会议:第一是检测前的教学研讨会,围绕如何进行高效复习进行;第二是检测后的教学质量分析会,每位教师分析前段教学得失,结合本班的具体班情制定出后段教学的改进措施;第三是期中、期末质检家长会,在会上让优秀家长分享育子经验,并给成绩优异者颁发奖状,家长会的召开为家校交流提供了平台,让家校合作落地生根,同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一种促进。
三、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抓好课堂主阵地,积极围绕“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扎实做好教师培训学习。
每学期初,我们都要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名家课例。接下来,再对
教师进行有关课程标准的培训、我校“五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还有新入职教师培训等。平时上级通知的每一次外出学习,我校都派教师积极参加,回来后写出学习心得收获。
上学期,即使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为了更好地落实线上教学,我们组织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培训,让老师们快速掌握线上教学技术和技巧。
2.公开课提升教师课堂技艺。
我校始终把课堂当做主阵地。每个学期雷打不动地进行两轮公开课展示。
每次的公开课活动,都有主题。如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本学期我们倡导的是“带上《课标》去听课”。 学校给每一位老师都发了他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比如听语文课,语文老师就带上《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老师们带着《课标》去听课,不但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教学进行评价,还能对《课标》的内容由一知半解到理解性的记忆,再反过来指导自己的课堂。
为了让每一轮公开课切实发挥作用,除了组织听课,说课评课也在扎实进行。
以前的评课,老师们大多只说优点,很少说缺点,而且说出的优点也大多假大空。这样的评课,对执教教师来说,提高不了多少;对评课教师来说,也觉得乏味无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评课方式上做了改变,比如我们现在的评课活动就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授课教师说课。
原则:每人不超过三分钟,说成功、说不足、说今后做法。还要随时接受教研组教师的提问。
第二环节:听课教师评课。
原则:121模式,即一个亮点,两点不足,一条建议。
第三环节:教师畅所欲言。
原则:人人发声,拒绝旁听。(每位教师都要针对这一周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或者想法。)
一点点的改变,收到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评课活动,老师们不会去应付,更能评到点子上了,而且让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一次次的评课研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的舞台,也为中年教师驱除职业倦怠开出了一剂良药。
四、研讨让教学走向专业
教学是学校的根,教研则是学校的魂。我校认真学习上级的教学工作要求,扎实进行“教学周周研”活动,使教研常态化。
问题即课题。这个活动首先是从广大教师那里征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把问题集中到各级级长也就是教研小组长那里,然后再邀请学科骨干教师,对征集上来的问题进行分类取舍,最终确定下来本学期每个星期要研讨的题目。打印出来,每个办公室张贴一份。周一到周四是自己学习、实践、思考的时间,周五放学后集中研讨。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如何构筑?我们也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使得课堂与教研共生共长。新教育理想课堂中四种课堂话语的分析、理想课堂的六个“度”、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们一周一个内容进行阅读、实践、反思。比如理想课堂六个“度”里边的“参与度”,我们会先阅读《新教育》这本书中第117页的内容,以及与“参与度”相关的文章,然后在自己的课堂去实践,还要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写出反思材料——“如何提高学
生的课堂参与度”,最后在学校里集中研讨。
以“教学周周研”活动为载体,我校的教研已经日趋常态化,老师们在活动中也切实提高了自己读、写、研各方面的能力。教师的能力提高了,并把研讨的收获用于自己的教学,学生也从中受益匪浅。
守住教育的常识,守住教学的常规,守住课堂的常理,在守常中创新。今后,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我校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做下去。虚心向优秀学校学习,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结合校情,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措施,在反思中促进教学的和谐发展。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