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构建命运共同体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周边形式的深刻变化和周边外交的历史经验提出的重要概念,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支点,从西部边陲跃升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战略前沿。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为路径,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生动实践。

以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打造亚欧黄金通道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从地理位置上看,新疆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拥有漫长的边境线和多个对外开放口岸,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跨境交通网络建设。阿拉山口口岸作为中欧班列重要枢纽,已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3.4万列,通达21个国家,占全国班列通行量的50%以上。中吉乌公铁联运通道的开通,将中国与中亚、欧洲的物流时间大幅缩短,形成“通道经济”向“产品经济”转型,带动农副产品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集群发展。此外,新疆开通119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建成26条跨境光缆,构建起铁路、公路、空运多形式联运体系,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坚实基础设施,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激发周边合作新动能

在经济合作方面,新疆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与周边国家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国(新疆)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设立,成为加强周边合作,经济开放实验田。霍尔果斯片区通过“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整车跨境零售新模式”等创新举措。推动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跨境电商日销售额突破60万元,海外仓与集散点覆盖哈萨克斯坦主要城市。同时,新疆与中亚多个国家签署21项合作协议,推动贸易便利化标准互认,2024年外贸进口总值达4031.1亿元。对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速超200%。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塑造了区域合作新规则,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以文化联通凝聚共识,筑牢共建人文纽带

文化交流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新疆积极通过与周边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架起与周边国家的“连心桥”。新疆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周边国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跨境旅游热潮兴起。同时,新疆还积极引进周边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增进新疆与周边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以安全合作筑牢根基,构建和平稳定命运共同体

在安全合作方面,新疆与周边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安全挑战,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新疆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安全合作,加强情报交流、联合反恐、边境管控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建立跨境反恐机制,开展联合反恐演习等方式,有效打击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了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新疆还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等工作,为构建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新疆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重要地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周边合作,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玛纳斯县玛纳斯镇陈旭东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