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本质1

现实中不同阶段父母的做法:

婴儿时期:养护

幼儿时期:爱护

少儿时期:呵护

青年时期:呵护与无奈

成年时期:无奈与被啃老

事与愿违

为人父母后,我们想爱孩子,事实是每天除了养护之外大部分是在害孩子。

此处你也许很激动的说:我怎么可能害自己的孩子!!

问:

一、为了孩子的教育你付出多少精力在学习做尽可能充足的准备和应对?

二、你知道孩子的说明书吗?

三、你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和确实有效的进步调整吗?

四、教育孩子的主角不是父母你,而是孩子,你了解吗?

五、只在意大的事或者方向,忽视细小的点滴

再问:你还觉得你爱孩子吗?是本质上的爱孩子吗?

看:

五感心得:

一、归属感——被认可接纳、温暖、帮助、爱、安全感

二、价值感——被需要、被关注、积极的影响

三、自主感——自立性、主动性

四、成就感——有意或无意将想法转为事实的一种感受

五、目标感——把想法更深入或者强烈的一种思想

再看:

教育孩子不是知道什么,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大部分父母而言,于过去,现在,乃是将来都是每天的挑战。

怎么转变?

首先,要清楚现在的自己是什么状态,这很重要,也是起点

其次,教育不是思想,想法,而是每一件发生的事,就在每一天

再次,教育需要从当下阶段的孩子面对的事入手,让孩子感受更好的时候,才可能给予有效的教育


下期父母的自我认识

发愿:每个看到的朋友都能有所收获:于己、于孩子、于爱人、于老人……

如果有缘人需要帮助,评论区可留言,情况详细说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