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抛弃了长达数十年的新闻源制度,将发展目标转移到了更加广阔的智能算法市场;阿里巴巴懈怠了安身立命的电商,转而投向了市场广阔的新零售领域;携程首家线下实体店开业,开始布局线下渠道,借此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渠道……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一个缘起于用户,开始于互联网头部的消费升级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如果说人工智能AI是创投圈由冷转热的解药,那么拯救市场营销圈于水火的“上帝之手”非“消费升级”莫属。
1.消费升级时代
以前,社会的物质资源是匮乏的,所以对企业的要求是产能足够大,产品质量过关和价格成本低廉。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发展,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物质资源已经非常丰裕。中国市场需要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是什么?通俗点来讲就是当经济水平增高,人们的收入增加,不再只注重消费产品的价格,而更多地关注物品的“品质”。人们更希望吃到有机健康的食品,希望去各地旅游,以前是东南亚,现在是欧洲北美澳洲。收入增加后,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关注健康,不仅关注自身健康,还关注老人小孩的健康。
消费是供适应于求,当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物品的供给也要作出相应变化,所以消费产品和消费结构就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了。
统计数据称,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为此,阿里研究院还发布了一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
《大西洋月刊》联合高盛全球投资研究所发布了一份2015 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 1.46 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 11733 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 2.36 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了”。
2.消费趋向是追求品质
尽管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快速的上涨,但我们的市场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你想要一个足够好的东西,但市场上没有。
两年前的春节期间,由于中国游客消费,单价2000元人民币以上日本马桶圈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原因不外乎其在设计上加入了升温和冲洗等人性化设计。吴晓波老师的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发表后,马桶盖这个词就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两年间,“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新名词也随着马桶盖事件为大众所熟知。一时间,马桶盖俨然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风向标。而无论民族品牌的汽车如何享受政策保护,其保值和品牌能力依然比不上合资品牌。这些都说明,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如700bike联合创始人张向东所说, “回头去看消费品牌的历史,‘廉价’都曾很快赢得销量,而深入人心的‘品质’建立起了长久的品牌。对创业公司来讲,不断突破去寻找‘廉价’,不可能在品质上不断进步,下一阶段的消费品牌,一定是建立在品质之上。”
追求品质已经逐渐成为很多企业的首要原则。这种品质化不仅仅是品质保障,这是品牌存续的基本逻辑,而是让产品去探寻和触发消费者心中的审美意识,用品牌塑造与消费者的价值选择互动。
3.企业的机遇
资本看到了消费升级的投资空间,对于企业来说,这同样是个机遇。
开在星巴克旁边的奈雪の茶,人群络绎不绝,旁边的星巴克却门庭冷落,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曾经星巴克被视为休闲饮品品牌里的一座大山,但奈雪の茶成了这个领域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作为茶饮市场的一颗新星,奈雪の茶在深圳一共开了16家店,都在大型商城,而且几乎都在星巴克的旁边或对面,但月流水总比星巴克高,有的店甚至是旁边星巴克的4到5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奈雪的茶踏对了消费升级的风口。消费升级有两个重点,一是附加值,二是消费习惯的匹配。商品本身有使用价值和附加值两种属性,附加值包括体验、氛围、品牌、便利性等等都是。而消费行为不只是和可支配资产相关,更是和消费习惯和成长环境相关。
现在80,90,00后已经变成了新时代消费的主体,根据广发证券的调查显示,80、90、00后将带来65%消费增量。而新时代的消费主体由于从小就不是很缺乏物质上的需求,更追求新锐、特色的商品,但由于现在经济水平尚未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平,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轻奢变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文化的繁茂,能够让各种各样的社群共识通过商业消费表达出来。当然,消费当中有不断的价值碰撞,但并非混乱无序。消费升级的演进实际上也是淘汰的过程,筛选出正向的,与社会关怀甚至整个人类文明趋同的东西。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消费升级的风口已经到来了,在未来,我们可能不仅仅要关注在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更应该注重附加值对用户产生的贡献,这样我们才能在产业链中取得议价权。
来源:风险投资人(微信公众号:fxtzr2017)
《风险投资人》自媒体平台,投融经验分享,风口动态分析,多角度呈现投资人观点,每天一个投融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