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被问了3000多万次:“长期不上班,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随机看了下回答的人,有一直呆在家里的,有职业炒股的,有裸辞后心态经历过山车的,等等。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不影响他人就OK。
看到这个话题,博主也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博主是一位二胎妈妈,在孩子一岁的时候,选择了重回职场。
当然,首先是出于经济压力,没有作为全职妈妈经济基础和条件。
其次,也因为从小到大,母亲对我的教育是, 不做女强人,但也不要做没有经济来源的背后女人。
从我的角度看来,多数人不上班,最好也需要一份工作。不多说有多大的追求,至少得有足够的现金流让自己生活。
如果不上班,还可以有什么方式的工作?
1. 做小生意
比如开花店,餐饮店,服装店等,现在的工作方式非常多元化,也有身边的朋友辞职后,做微商,社区团购的,也有几个好朋友加盟了奶茶和连锁糕点店。有时候收入时高时低,不太稳定。有做起来,发现现实的市场与想象中不一样,草草收场的;也有做得不温不火,却享乐其中的;也有忙得不亦乐乎,赚得盆满钵满的。
说不上哪些方法比较容易成功,不过有两点是通用的:
第一,别轻易拿全部积蓄做生意;
第二:尽量找专业的人合作。
2.自由职业
因为兴趣爱好的原因,认识不少自媒体人和自由撰稿人,还有做糕点、代理商、摄影师、媒介、咨询师等。有的单枪匹马,有的开小型工作室。他们基本上在前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当有足够的能力以变现,人脉资源到位,再转为全职。温饱一般没问题了,至于能不能赚大更多的钱,是不是更自由了,就因人而异了。
3.斜杠青年
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如此。在职场上,有一个身份,另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兼职码字,运营公众号、偶尔接待一下心理学上的咨询客户……最大的感受就是:辛苦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心路比以往宽了。
很多上班一族收入增长及其缓慢(甚至固定),但物价、GDP、房价都在涨,自己的现金却在缩水,再怎么”佛系“,你多去几次菜市场都能意识到这点。多个身份带来的多种收入,某种程度上帮我缓解了一定的焦虑。
坦白讲,”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抵御风险,必须靠多元化。另一方面,兴趣使然,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蛮幸福的,不至于让自己的日子过于留白,或被工作100%塞满。
最后,想说的的是,工作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是最容易实现个人成长的一种姿势,毕竟在满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事情也不多。
不上班,你也得想办法生存和生活。就算是自由职业、创业、做生意,越到后期形成规律,与上班的差别就越小。
纯粹为挣钱而工作,你到哪里、做什么、其实感受都差不多,都是勉强而为。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概率,恐怖不足几千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再逐渐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