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520、女神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个奶油蛋糕,被不受控制的制造出来。
更让人眼花缭乱的是,每逢双11,双12这种购物狂欢节,不同的营销方案被推广出来,诱导穷人进行超额消费。
比如,你明明只是想买一双鞋,但是为了凑满减却又买了一些并不需要的产品。
这些,只是商家促销的手段,但是穷人们却乐此不疲的深陷其中,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被榨干了最后一点积蓄。
事实上,消费主义是为穷人量身定做的陷阱。
01
消费主义制造新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刻意制造出来的、不必要的需求。
比如,变老是人不可逃脱的自然规律,但是为了诱导女性进行没有必要的消费,大量的医美产业、美容产业、化妆品产业被制造出来。
资本家的广告会告诉你,社会定义的美是“白幼瘦”。
而你是不够完美的,你不够白、你的眼窝很深、你的眉毛没有形状、你的面部轮廓需要修饰、你的皮肤不够细腻……
所以你的梳妆台上充满了各种美白的、抗皱的、防衰老的产品。
资本家又发明了各种润肤、防晒、修容产品。
可以说女性的眉毛、睫毛、嘴唇、鼻子、下颚线等各个部位都有自己量身定做的商品。
但是掉入消费陷阱的不仅仅是女性,每一个普通人都在被算计,插翅难逃。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尤其是手机,在旧手机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摸索清楚之前,下一代又被制造出来。
你消费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产品更新的速度。
而且,下一代手机一定会比上一代手机性能更好,外观更漂亮,体验更丰富。
这些差异和区别不断地被放大,目的就在于刺激你消费。
但实际上,你最初购买手机,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而不是为了得到那些你根本都用不上的功能。
02
消费主义出售的,不仅仅是商品
如果商品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人的正常需求,那么,商品不会有平价和奢侈品的区别,而只有功能的不同。
同样是衣服,消费主义极力渲染迪奥、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品牌背后所承载的奢华、优雅和尊贵文化理念。
他们请一些身材,面容,气质姣好的女性作为商品代言人。
目的就是将他们的产品与一种优雅的文化相连接,诱导穷人就算掏光所有积蓄也要买奢侈品,从而满足他们成为上层人的幻想。
资本家说,“一辈子只有一次”
傻子就会掏出好几年的积蓄,解决婚礼、婚车、婚纱,婚照。
资本家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傻子就会花大价钱去买一颗,毫无价值的破石头。
资本家说,“女人只负责貌美如花”
傻子就会去买化妆品,美容、买奢侈品,买昂贵的包包。
资本家说,“有自己的房子才是家”
傻子就会掏空6个钱包,背上30年负债,赌上自己的未来,一辈子低下头来给人家打工。
所以真正销售的是文化和情感,而不是产品。
03
消费主义是新型的奴役
穷人在工作和消费中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许多穷人在工作当中浑浑噩噩、摸鱼吃瓜,但是在消费当中却显得极其有个性、有品位、有想法,好像正是消费满足了他们从未获得过的自由。
问题是,消费自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吗?
如果它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不断的被裹挟到消费的无底洞中。
消费主义的真相不是那么容易被察觉。
因为有时候,并不是你想要消费,而是社会需要你来消费。
就像火箭的发射,它需要燃料,如果没有燃料,火箭就没法被推动。
你如果没有钱来消费呢?
没关系,有很“好心”的机构给你借钱让你来消费。
比如花呗、分期、信用卡、白条、甚至裸贷……
然后,你就陷入了负债,你被负债驱动,最后只能一辈子低下来头来给人干活。
可是,世界的真相是:
只有穷人会被负债驱动,真正的高手都是兴趣和野心驱动。
我发现:
那些喜欢负债消费的人,跟抱怨这个时代没有机会的人是同一批人。
所谓的消费自由,满足的只是短暂的快乐。
而为了满足这些快乐和欲望,你需要牺牲你的尊严、生命、自由、甚至你的未来。
04
消费主义,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消费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社会地位。
有意思的是,现代社会却让我们相信通过消费,就能改变我们的社会地位。
如果你相信了这一套话术,就会沦为这场消费狂欢中的陪葬品。
穷人会喜欢去看有钱人是怎么消费的,但他们从来不会去学习有钱人是怎么赚钱的。
一个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的普通人,怎么能跟别人靠资本,甚至靠不劳动就能活的很好的人去攀比社会地位呢?
一些不听劝的蠢人,他们盲目扩大自己的消费,甚至已经达到癫狂的状态。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是一个上层人,他们背负着高额的房贷和车贷,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上私立学校、报兴趣班,甚至生一堆孩子。
这一系列的行为就已经注定了,他们这一辈子深陷消费主义的陷阱之中,而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