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深夜食堂》差评如潮,观众除了吐槽演员演技浮夸、食物不接地气、剧情注水、台词生硬以外,还抨击广告插入过多。国产剧中,广告插入已成标配。为何国产剧的广告植入如此丧心病狂且尴尬呢?
中国版《深夜食堂》的原作是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的作品,后来被改编成日剧和日影。无论是日本原著还是日剧、日影,都广受好评,在中国拥有大批的粉丝。原著讲述的是在一家每天零点开始营业的餐厅,一个有故事的老板和各色食客发生的各种温情小故事,它展现的不仅是美食,还描摹出大城市里底层民众的人生百态。
在中国版出来前,还是有不少人这改编充满了期待,毕竟导演之一是曾执导《流星花园》 、《白色巨塔》 、《痞子英雄》等优质剧的蔡岳勋,按理说他在日剧改编上应该很有经验。没想到剧出来后,恶评如潮,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在豆瓣上只有2.3分,比一众粗制滥造的“古偶”剧还低分,而日版评分高达9.2分,从这之间巨大的差距可了解到观众对于这次的改变强烈不买账。
除了剧情不接地气、演员演技浮夸、台词生硬尴尬等缺点,观众的吐槽点还有“广告植入过多”。
前面两集里,“统一老坛酸菜”堪称广告圈中的主角,抢镜能力十足,江小白、百事可乐、金龙鱼食用油、安居客以及妙洁等就相当于女二、女三等,在剧中频频出现。剧集片尾的鸣谢名单里还有思念、九阳、百威英博等广告商,显而易见,随着剧集的播出,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广告被植入剧情。
网友不留余力地吐槽到“原版馋到崩溃,国版尬到反胃”。关于国产影视剧广告植入过多,影响剧情的吐槽与批评已被讨论数年了,为什么影视市场没有改善呢?
广告收入是影视剧收入中的重要板块。网易曾在14年做过一个调查报道,当时业内人士透露,热门IP剧或有当红艺人参与的影视剧,广告植入费用高达100-300万。据说范冰冰的《一夜惊喜》,广告仅仅植入了几秒钟,片方就可赚取300万。有的戏植入甚至超千万。众所周知内地艺人片酬高,一部剧的投入资金大部分用于艺人的片酬,为了保证其他方面的资金以及收资平衡,考虑到广告植入收入可观,因此广告一直被花式植入于各种影视剧中。
《深夜食堂》是大IP剧。不论是原著漫画还是日剧、日影,在中国都有大批拥护者,再加上黄磊、张钧甯、赵又廷、陈意涵等当红艺人加入,让此剧更加卖座。作为一部温情美食剧,自然有许多美食品牌企图加入,刷一回脸。
但是,广告商盲目地砸钱,而不考虑自家的品牌是否被流畅地植入,明显是不明智的做法。就像现在,老坛酸菜面在剧中不断地生硬刷脸,有多少观众为因为看了《深夜食堂》而购买它呢?相反,网络上有不少声音表示“对老坛酸菜面已反感”。
广告植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尬入”,就是尴尬地植入。只有编剧多花点心思,使植入更加流畅,广告植入影视剧就是一次双赢的营销手段。广告主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真正地让自家产品通过影视剧走进观众的心,而不是单刀直入地让演员念出品牌名称,不顾剧情的流畅度,这样只会使观众反感,从而挫伤产品的口碑。
编辑微信:gzcrxy,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
干货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