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21‖杂家有“四论”

“杂家”,是我国战国末期至汉朝初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

一提及“杂家”,甚至还有点贬义的意思。谁要是被称之为“杂家”,好像是什么都懂,但什么又都不精的样子。

其实,“杂家”在两千年多年前,是响当当的思想流派。它“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杂家博采各家之说,整理、融合春秋战国五百年各派思想,被史学家称其为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

“杂家”的代表人物,最有名的是吕不韦。杂家的代表之作,最有名的也当属《吕氏春秋》。

公元前239年左右,吕不韦集合门客著成《吕氏春秋》,其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理论。

全书以儒道为宗,兼及名、法、农、墨等诸家言论。全书有十二纪,包括《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春纪》论养生,《夏纪》论教学、乐理,《秋纪》论军事,《冬纪》论人品。

“道”是《吕氏春秋》的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仲夏纪·大乐》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所谓“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

《吕氏春秋》吸收儒家之仁义,赞同儒家的孝悌之道。称父慈子孝是出于本性:“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

杂家虽认为法家的严刑厚赏,属"衰世之政"。但杂家不排斥法家思想,所谓“法当贵公”。

《吕氏春秋》记载“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於公。”

此外,杂家也体现了农家、兵家的思想,更有墨家思想。比如墨家主张节葬,《吕氏春秋》也成作《节葬》,吸收并改造了墨子"薄葬短丧"的思想,主张:人死虽不为鬼,亦无知觉。


  莫小谈认为,杂家最有价值的是其四论:一论神——神存天地人,有神也无神。信天有道,得天之道,则无神也神。逆天行道,无知乱道,则神也不神。二论物——物乃天下物,对万物一视同仁,不私一物。三论人——为人道则人,为天道则神,为鬼道即应做鬼。四论天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既然非一家一姓之私产,便不存在差别对待的理由。

参透杂家的四论,就像打开一扇天门一样,什么人神鬼妖?什么千欲万物?什么江山天下?唯有“道”与“大公”才是万物之宗。

杂家,虽为秦一统天下提供了思想理论,但终因其“杂”而未形成系统的思想,进而流传于世,在我国思想史上也仅仅如观之昙花,只有一席之地而已。

这也许是一种残缺之美,更为长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5,536评论 0 5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95评论 0 33
  • 歌颂祖国 油田一小 四年级九班 李恩多 祖国,你是我们的乐园, 你有广阔的土地, 你有美丽的山水, 你还有供我们生...
    心理实践者周周阅读 3,244评论 1 2
  • 要学会不认输,要学会不偷懒,一路向阳最好的自己在前方等待着你
    暖心da白阅读 3,9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