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的人生阶段,我渐渐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每天除了按时完成所谓的工作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似乎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
半个月前,《人生效率手册》封面上“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上……唤醒了我对人生的重新认识……“是啊!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值得我深思。
我如获至宝一般,一口气读完《人生效率手册》,感受良多。可以说这是我三十多年来,第一本让我有重获新生的感觉。看完书,我感觉还不够,还通过加入下班加油站、观看萌姐以往的微博视频来丰富自己。
《人生效率手册》让我学会真正地思考
“人和人为什么会慢慢有差距?”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答案。
自2010年大学毕业到现在,8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而且现在还是在悄无声息地流逝着。
同样是一所大学一个专业毕业,我感觉身边的师兄、同窗、校友每个都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不断努力奋斗,而我却像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目的在荒漠中行走,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我不知道自己目标在哪里。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混吃等死。
读了萌姐的分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和别人的差距是从每一天每一个早晨开始慢慢拉大。别人每天都有清晰地目标,而我每天像机器人一样只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指令,在不知不觉中,我渐渐忘记了目标、迷失了自我。
我开始反思,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该怎么样朝着目标奋进。按照萌姐的人生电池理论,我的有效奋斗时间已经过去了1/2。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会想:都过去了一半时间了,我该怎么办?现在不相信只要我努力,这一半的时间足够我追上去,我下定决心要像萌姐跑十公里一样——奋勇直追。更重要的是,通过7个人物法,我要在演讲沟通方面有所突破和提升,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每天都要比过去的自己更好一点。
《人生效率手册》让我找到学习方法
“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词句是我听到最多的。单位领导很重视学习,每次开会或讨论,大家提到最多的也是学习,大家都会觉得不学习就会落后,但怎样学习,学习什么等实质性的内容都谈得很少,也很空洞。其实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单位里也一直鼓励大家多写文章、多投稿,我也多多少少也写过几篇简报或论文,获得了一些奖励吧,但好像都是为了写而写,自己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也许和自己内向不爱表达的性格有关吧。
认真阅读了《人生效率手册》后,发现原来是自己在学习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找不到自己的症结,不能对症下药,致使兴趣不高、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写。
总结机制,反馈机制是我获得的两大学习法宝。仔细想想自己过去写稿子,除了肚子墨水不够而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从来不总结。二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每次稿子写完,就完事大吉,从来不回看或对比其他优秀的作品,我的差距在哪里。我也参加过一些写作培训班,老师讲的理论是真好,可就是用不到实际中去。培训老师提出的问题依旧存在。
《人生效率手册》让我学会管理自己
每天从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上班下班,玩手机、看电影,到周末无所事事,刚刚制定一个星期的学习计划就此搁浅……
我厌倦了这样颓废、毫无生气的生活,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老是觉得这样混下去总是不行的,“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这句话始终萦绕在耳边。可就是不会管理时间,管理自己。游戏,玩耍以及各种借口成为我进步的绊脚石。
通过《人生效率手册》这堂课,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做事缺乏坚持。
萌姐的1000天小树林计划和10000小时定律的真实案例让我暗暗告诫自己:成功的背后总有人看不到的百倍努力。锁定目标,从日管理,周管理到月管理,再到年度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是每次付出和努力的叠加。我开始确定自己的目标,管理自己的时间,从小事做起:每天早起,每天锻炼,每天阅读……慢慢坚持、激励自己、养成习惯、成就自己。
当我站在三十岁的人生路口时,是《人生效率手册》为彷徨迷惘的我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在崎岖黑暗的道路上有了方向。我坚信我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我,未来的自己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