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晴朗的下午,和一个热爱占星和身心灵研究的朋友喝茶聊天。朋友说自己近段时间在实验冥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情感问题有了很深的体验,就好像自己和另一个自己对话,很多隐藏的心境和情绪都豁然开朗。
她说,多年来恋爱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觉得对方不够担当,“不像一个男人”。她说“我想你懂的。”
是的,我懂,并且,这也是困扰我很多很多年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我认识到“这个我心中的完美男人根本无法存在。”
如同一些心理学家所说,一个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常常会唤起TA童年隐藏的创伤,一些看起来或者合理或者无理取闹的要求,往往都和童年时期被延迟满足的要求和被压制的渴望相关。比如“需要一个懂我的人、一个可以让我崇拜的人”等等,尤其能够反映出来的就是和父母的关系。比如童年时期家庭中强势的母亲、软弱的或者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的缺席的父亲、无穷溺爱自己的祖父母等等,都会在TA日后的婚恋中造成隐秘的影响。
在我们70后、80后的孩子中,这样的家庭模式非常常见。所以想要找一个“驾着五彩祥云来接我”的丈夫的女人,也比比皆是。细想起来,这其实不是一个正常的、并肩行走的“爱人”的形象,而是一个充当“保护者”的、“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细分析下去,这个形象,就是女孩子三岁之前,那个父亲的形象。
这种在孩子完全建立起自我意识和对世界的安全感之前,忽略孩子的、在家庭中缺席的父亲所造成的童年的缺失, 往往是一个女孩在成年后拼命想要去补偿的,但是,一个已经长大的女孩子的需求,和一个两三岁孩子的需求怎能相比?因此这个“保护者”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和我们同时长大的、同龄的男孩子们,不要说他们也有各种心灵的缺失,即使他们没有心灵的缺失要填补,也代替不了这个全能的父亲。
女友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点的呢?”我说,过去我也经常觉得“这个男人根本不像个男人”,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什么样子的男人才在我心中像一个男人?强势、英雄主义、无所不能、不软弱不退让、又温柔又宽厚……但也未必真的不存在。直到有一天,面对一些万人景仰、有上万几十万徒众的宗教领袖类的人物,我心中也响起来“这不像个男人”的声音的时候,我才真的意识到,我心中的“真正的男人”,不是男人,是神。
唯独在婴儿时期的父亲,才能成为这个神。
我终于能够接受能够明白,当我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我的父亲也只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他忙于工作,他忽略家庭、他逃避争吵,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不得不承认,得不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不可挽回不可弥补。那个童年中梦想的父亲“不可得”,他的一切永远无法重来,我才能和一个真正的恋人在一起。
因为那个恋人,是个男人、是个伴侣、是个一起行路的人。他不需要做领袖、做导师、做保护者……我们是彼此差不多的人、能够愉悦彼此的人、能够谈得来的人、能够心灵契合的人,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