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传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有着不同部族的虚拟之邦,因人人都想得到魔法宝物而分崩离析,人类陷入空前危机,于是主人公与可爱小跟班踏上征程,想要收集碎片召唤神龙拯救世界。基本上只要你看过好莱坞动画片,对这些设定都不会感到陌生。

影片在开头部分短平快地让我们对每个部族有了初步的了解,以龙形地图的形式刻画在观众的脑海中,之后还用大写加粗的字幕告诉你到哪个地方了,使得看似繁多的世界设定和细节并不难理解。
这样工整的剧本可能是好莱坞一贯采取的保守措施,但也确保了影片故事的完成度极高。全片情节环环相扣,节奏张弛有度,起因、经过、结果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观众很容易理解整个故事。

在人物设定上,主角“拉雅”是典型的勇敢型迪士尼主人公,一身正气,能文能武,这种人物最大的硬伤就是太多优点,人物成长空间也有限,唯一的弧光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心路变化,可能让普通人难以共情。
不过拉雅在冒险路上遇到的各路配角“寻龙小队”,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技能和个性,但都拥有共同的情感动机,既服务了故事也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衬托主角的作用。
本片弱化了“反派”的具象,不是面目可憎满嘴邪恶发言的脸谱化反派,而是将其设定巧妙地融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也就是影片的主旨中。纳马丽心和拉雅两人路历程的变化,也是整个寻龙传说“成功”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一个主角——龙。在传统东方文化中,龙多是祥瑞辟邪与和平团结的象征。西方的迪士尼这次对“东方龙”的改编,在形象和神力设定上不仅做到了忠实也加了点创新,还赋予了更具人性的性格,确保了在亚洲观众间的接受度。我想这主要归功于本片的东南亚文化顾问团队,他们终于在影片的创作过程起了有效作用。

本片通过大量精致绝美的画面展现了东南亚独特的风光和民俗风情。影片对东南亚的雨林、山地、海湾、盆地、河滩等地貌,以及建筑、服饰、食物、生活碎片的还原,对亚洲观众来说都增添了一些熟悉感,使人更容易代入到故事当中。
迪士尼的动画技术已经是业内顶尖水平,对水、雾、植物、毛发等的渲染已经到了几乎以假乱真的地步,在视觉呈现上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我想近几年看过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人都能明白,无须多言。

本片的配乐由詹姆斯·牛顿·霍华德操刀,他曾为两部《神奇动物》作曲,并且和汉斯·季默共同创作了备受好评的《黑暗骑士》的原声。然而这样一位深谙西方传统音乐的作曲家却在《寻龙传说》里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霍华德不是简单的把以交响乐为基础的乐谱配以东方乐器,那样虽显得具有亚洲韵味,但旋律之中却有好莱坞配乐的相似感。本片的使用了多种东方打击乐器,大部分配乐的走向都难以预测且重复率低,节奏快慢缓急交互,使观众的情绪直接被配乐调动。
主要旋律没刻意讨好亚洲观众,但又融合了东方元素,东西方传统乐器以及现代合成器并用,却不相互参杂排斥,在这个被好莱坞磅礴配乐磨出耳茧的年代简直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