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7月,高考报志愿,这些因了疫情都比往年来的迟些。浓郁的高考气息,牵挂着多少考生和家长的心。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考分数是一方面,有多少孩子即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知的家长也会葬送孩子的前程。
生长在农村,封闭的教育理念和就业观束缚着我们的头脑。自己小时候,属于放养型,农忙的父母,仅仅口头对我们说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摆脱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尴尬。但从来不知道要上大学,上各种专业门类的学校。
轮到自己孩子,尽管知道了一些关于考学的信息,但依然很模糊。也许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孩子也是只知道考个好学校,目标211,或985。但真正面临选学校与将来就业,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仅仅知道根据自己的分数选个相当的学校,好像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无关。
朱光潜在《升学和选课》中指出:选择学校应该以有无诚意和爱的空气为准。如果能有这种学校,无论是大学不是大学,我们都可以心满意足。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无关。我看过许多留学生程度不如本国留学生,许多大学生程度不如中学生。至于凭资格去混事,学校的资格在今日是不大高贵。尽管这是朱光潜老师多年前提出的理论,但社会的观念,感觉还是考试一所好学校才是出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人才的崛起,能力应该是一个人做事的关键,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上了那个知名学校。
选科选课,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许多人都以社会需要为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的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的兴趣。选择任何学科和科目,只要和兴趣资禀相近,都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能,都可以使你效力与社会。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在不懂教育时,孩子降临了。不懂填报志愿的情况下,迷迷糊糊的报好了。多学一点,多看一眼,多了解些东西,孩子也许会少走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