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诗歌》小学卷2第一首《画家》共读小结

2019年12月2日,《未名诗歌小学卷2》同读共写第1天,梦轩领读《画家》,截至晚上12点20份,实际参与朗读的会员共30名。名单如下:

1. 梦轩朗读,已品,点评张子怡朗读、唐睿宁朗读、点评徐宇轩朗读

2. 徐宇轩朗读,已品,点评刘祖硕、点评王楚蘅。

3.张子怡朗读,已品,点评晏艾希、点评韩露瑶

4.姚子昂朗读,已品,点评宗辰朗读、点评刘祖硕朗读

5.李思锐朗读,已品,点评宗辰、点评刘祖硕朗读

6、海洋爸爸朗读,已品,点评晏艾希,点评吴苏峄

7.宗辰朗读,已品,点评姚子昂、点评张子怡朗读

8、王楚蘅朗读,已品,点评宗辰,点评吴苏峰

9、陆地海洋朗读,已品,点评吴苏峄妈妈,点评唐睿宁

10、吴苏峄妈妈朗读,已品,点评陆地海洋朗读、点评韩璐瑶朗读

11、唐睿宁朗读,已品,点评梦轩老师,点评张子怡

12、陆凌菲朗读,已品,点评,点评

13、陆凌菲爸爸朗读,已评,点评,点评

14、朱浩然朗读,已品,点评李思锐

15、陈义昕朗读,已评,点评,点评梦轩

16、刘祖硕朗读,已品,点评李思锐,点评唐睿宁

17、陈彦彤朗读,已品,点评梁梦涵

18.梁梦涵朗读,已品,点评陈彦彤,安静的知了

19、韩璐瑶朗读,已品,点评李怡梦

20、李怡梦朗读,已品,点评徐宇轩爸爸、韩璐瑶

21、王玥童朗读,已品,点评刘祖硕

22、吴苏峄朗读,已品,点评陆凌菲爸爸朗读,点评晏艾希朗读

23、宋思澳朗读,已品,点评陈彦彤朗读

24、晏艾希朗读,已品,点评海洋爸爸,点评陆地海洋

25、艾希妈妈朗读,已品,点评陆凌菲、吴苏峄

26、王浩晨朗读,已品,点评吴苏峄,晏艾希,王玥童

27、徐宇轩爸爸朗读,已品,点评李怡梦,点评晏艾希

28、王浩晨妈妈朗读,已品,点评李怡梦,宋思澳,刘子赫

29、刘子赫朗读,已品,点评王浩晨

30、李奕衡,已品,已点评朱浩然

这个人数超过了昨晚统计报名人数9人,因此,我们将人员配对重新做一个调整。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1 梦轩 13 张子怡

2 晏艾希 14 海洋爸爸

3 晏艾希妈妈 16 陆凌菲

4 吴苏峄 17 陆凌菲爸爸

5 吴苏峄妈妈 15 陆地海洋

6 宗辰 9 姚子昂

7 刘祖硕 19 李思锐

8 朱浩然 21 李奕衡

10 李怡梦 20 徐宇轩爸爸

11 唐睿宁 30 陈义昕

12 徐宇轩 18 王楚蘅

23 陈彦彤 24 王玥童

25 韩璐瑶 26 宋思澳

27 刘子赫 28 王浩晨

29 王浩晨妈妈 22 梁梦涵

那么,我们再重申下,每天打卡要做下面几件事情:

1、领读者发布领读链接;

2、自己读;

3、谈一谈体会,注意,有问题提示哦,如果不知道如何点评,就回答问题;

4、点评自己结对的学员的朗读;

5、点评任意一个学员的朗读。

6、打卡。

注意,为了方便查询,打卡我们采用固定模式,按照学号打卡,不再按照打卡顺序来接龙,而是按照学号来接龙,读了的就把内容加上。

具体格式如下:

2019年1232日,《未名诗歌小学卷2》同读共写第2天,吴苏驿妈妈领读《江南》:

1、梦轩朗读,已品,点评张子怡朗读、点评xx朗读;

2、晏艾希

3、晏艾希妈妈

4、吴苏峄

5、吴苏峄妈妈

6、宗辰

7、刘祖硕

8、朱浩然

9、姚子昂

10、李怡梦

11、唐睿宁

12、徐宇轩

13、张子怡

14、海洋爸爸

15、陆地海洋

16、陆凌菲

17、陆凌菲爸爸

18、王楚蘅

19、李思锐

20、李奕衡

22、梁梦涵

23、陈彦彤

24、王玥童

25、韩璐瑶

26、宋思澳

27、刘子赫

28、王浩晨

29、王浩晨妈妈

30、陈义昕

今天我们读的是第一首《画家》,这首诗的作者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也是极好的作家、诗人。诗的名字是“画家”,作者选了4幅生活中的场景,很淡却很有味道。开头和结尾呼应,说我不是画家,画不出。但是,却“写”出了。你觉得是“画”更传神呢,还是“写”?我个人觉得是“写”,因为,读文字,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出画面,而画什么就是什么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提倡看电视了,因为,有了画面,就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同学们对于诗歌的品味也很有意思,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三位:

王浩晨说到:可惜我并非画家,不能用这支毛笔将它明白写出。我觉得其实作者已经用这支毛笔将这幅画明白写出。他写得非常有真实感,一幅幅画历历在目,非常高超的写作水准。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唐睿宁说到:屈了身子,几乎叠作两折”这句话中的“叠”用的非常好,使我感受到困窘的人们的饥饿,寒冷,蜷着身子给自己取暖。体会到他们生活之不易。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叠”字一下子就让人让人看见了一个骨瘦如柴的人,饥寒交迫到已经能像纸一样折叠了,这比画家还要传神了。

【15、陆地海洋品《画家》】“可惜我并非画家,不能将一枝毛笔,写出许多情景。”为什么作者用用“写”字。开始我不理解。读了几遍之后,我想应该是,写诗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写”出一幅“画”,读者读后,脑海里就有画。而画画的最高境界,则是要“画”出一首“诗”,观者看后,脑海里就有诗。

海洋的这个品很好,可以作为模版了,大家可以借鉴。

如果说,还有什么问题的话,有这样几条:

1.整体来说,大家要控制下自己的语速,这册开始诗歌比较长,不要急着一口气读完,找准诗的节奏、意境,要读出画面来。

2.许多同学拿到了就读,没有练习,所以,还不熟练,我们不能停留在读一遍。反复读的过程,其实是练习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更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

期待大家明天的朗读。

今天,我推荐大家听一听唐睿宁的朗读:

请点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深人静,静到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便开始回忆和你走过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给你发了句:思念是种毒,而我的解药却只有你。...
    yzwjjx阅读 238评论 0 0
  •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凡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
    fisher_js阅读 134评论 0 0
  • 你一定想不到在榆中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有千亩荷塘,千亩水稻,荷叶田田,稻禾弯弯,一派江南水乡的清秀风光。 ...
    方圆_22cf阅读 766评论 0 1
  • 相比春节这个大节日来说,中秋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清新素雅的日子。春节总觉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恍恍惚惚、忙忙碌碌,加之它...
    南海贝阅读 283评论 0 0
  • 2017年6月4日打卡
    沈曼柔阅读 1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