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带班日记

我可以!

        早起,练字、学习强国、煮早饭、洗衣服、照顾呵呵、洗漱、吃完饭、洗刷,7:20骑电动三轮车带呵呵去学校。之前不敢骑,这段时间接送呵呵打滴滴,花销太大。周末特地骑电动三轮车在小区附近练习了一下。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路面不平,倾斜时,不太好控制,主要是心里慌张,怕车子倒了。其余的,都和电动车差不多。

        老妈回家的这些天,我洗刷烧煮、照顾老幼、读写教阅……竟也可以!

如果我是出题者

        最后一节课,带孩子们复习,第一单元。周三期中测试,不想让孩子们写试卷了。利用今明两天,变着花样,带孩子们把1——4单元复习一遍。

        “如果我是出题者,这一课,我会出这样的题目……”出题者出的题目,由其他学生解答。孩子们抓的知识点,和我预设的差不多。这样的形式,孩子们参与度更高,可能觉得好玩吧!

《太空生活趣事多》

        周末布置孩子们回家熟读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早上检查时,罗一已经会背了。1:35带孩子们到小报告厅,王老师给孩子们上《太空生活趣事多》。我要参加五校联盟的读书交流活动,所以没有办法听课。黄老师听完课告诉我,罗一表现很积极。

        上午没有课时,听了几节《太空生活趣事多》多是抓“趣”字,找出“趣事”,读出“趣”。办公室的伙伴们听完课回来讨论,如果上第一课时,抓字词基础,不容易出彩。但上第二课时,几乎都抓“趣”字,又不容易出新。好难啊!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遇见真正的教师

        寒假时用心读完杨林柯先生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一直躺在简书的草稿箱里。今天五校联动读书交流活动的推荐稿,是周末在家洗衣做饭带娃的空挡里,“挤牙膏”挤出来的。周五,孙主任让我尽量脱稿。天哪,实在做不到。我说我努力吧!昨晚读了两遍,用思维导图做了文稿的框架,所以,分享时,算半脱稿吧!

下附下午读书推荐文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郎小做客,希望大家在郎小温馨的图书室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非常感谢五校联盟读书交流活动,让我们拥有共读,共享,共成长的机会。下面请允许我,抛砖引玉,分享我的阅读推荐《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遇见真正的教师》。

读文识人

        杨林柯先生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写作,既是一种快感的表达,也是一种痛苦的挣扎。”作者的精神图景与文字互为印证,让我们遇见真正的教师。我想从读文识人和文如其人两个方面向大家推荐这本《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1.终身的阅读者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杨林柯先生,是一位终身的阅读者。他每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000万字,写读书笔记8-10万字。

        通过辑六:对话录,作者与怀特海、陶行知隔空对话思索教育的本质。与罗恩跨洋交流中美两国教育的异同。作者在《读书是放大心灵的半径》说:“我平生最喜两件事:一曰旅行,二曰读书。我认为旅游是放大身体半径,读书是放大心灵半径。”朱永新先生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通过阅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可以窥见作者的阅读版图: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文学、哲学、宗教、历史、报刊以及时事评论等都有涉猎。我想真正的教师,大概都和杨林柯先生一样,认为读书是教师的本分。我们能从杨老师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对教育执着的深情和理性的哲思。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对象是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我们绕不开的。作者在书中推荐的熊培云《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何光沪《信仰之问》、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约书亚.罗斯.李普曼《通往内心安宁之路》是我接下来攻读的书单。

2.细腻的写作者

        杨林柯先生是一位细腻的写作者。《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是作者对教育生活细致的观察,理性的思考,诗意的表达的成果。杨林柯先生是自觉的写作者,他说:“一个会写作的老师一定会表达,会反思,会发现问题,他会通过写作不断提醒自己,矫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教育教学变成提升自己生命品质的美好过程。 

        有人说,教师是带伤的治疗者。说明教师是不完美的,是需要自我治疗的,同时也在治疗他人,而读书和写作都是一种精神的治疗行为。”

3.独立的思考者 

        杨林柯先生是独立的思考者。他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喜欢形而上的思考,追求真理,探索人类活着的真正意义。他倾心培育“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的学生。首先,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在《走笔文人》中,他思考文人的人生定位,并给自己诗意的解答“任他一夜黄尘紧,我自明月抱素琴”;在《“成功”的价值追问》中,他思考真正的成功是什么?他要把自己的思考告诉学生,快乐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对教师自杀、校园暴力、职称评比、赛课、教案检查、教学评价系统等,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4.理性的战斗者 

        杨林柯先生是理性的战斗者。他勇敢发声,说真话,是知识分子的脊梁。他说:“回顾一下我们面对的教育形势,教育实际上是为行政打工的,许多教师依然战战兢兢地活在行政当局的指令之下,对上级不敢有丝毫不尊,更不要说对抗,即便是背后蔑视,当面依然要保持足够的敬意,因为资源在他们手中,利益在他们手中,合法伤害权在他们手中,自己上升的通道也在他们手中。”杨林柯先生的万言书《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对各位家长的心灵告白》是其理性战斗的代表作。

5.真正的教育者

        杨老师说:“教育,说到底是上帝的事业”,真正的教育者,需要信仰。真正的教育者,回归常识。杨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他说所谓的语文教学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爱思考的老师,带领着学生读书、写作、思考,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快乐,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丘吉尔成说:“坚持下去,并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坚强,而是我们别无选择。”杨老师说:“教师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

文如其人

1.阅读的自由 

        全书以六辑将散篇按主题连缀成书。全书的结构方式,给读者阅读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作为教师,很难有整块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见缝插针阅读自己喜欢的篇目。当然,你也许会和我一样,被杨林柯先生干净有力的文字吸引,不知不觉读了一篇又一篇。

2.平等的姿态 

        杨林柯先生本身是“草根教师”,他本人对行政、名利有理性的思考。整本书中提出的很多教育问题,是杨林柯先生自己向内思索,自己给自己答案。所以,读者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感受杨老师平等的姿态。并且,从先生的文字中,感觉自己并不孤独。

3.成功的范式 

        杨林柯先生是自愿自觉的改革者,是真正的教师。他也为我们提供了教师专业及精神“自由生长”的范式。他耐得住寂寞,不怕孤独,不怕被边缘化,甚至不怕打击,顶得住压力。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多读书,做大自己的精神格局,努力守护自我,做良心教师,在冷冰冰的教育现实中不断给教育带来合适的温度,给生命带来一些慰藉,学生在几十年后会依然记着他们,这些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和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鸡蛋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内打破是生命。关键看你有无勇气迈出这一步,而选择的权利在于自己。

        拯救教育的危机在于有更多愿意自由生长的边缘化教师,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变量和运算符 整型 byte 1字节 short 2字节 int 4字节 long 8字节 浮点型 float...
    难觅的梦阅读 1,118评论 0 0
  • 一片银装,庐州雪, 只是不见古道边, 那个一望远处静等佳人的伞, 只能浮现当初目送的背影, 消失在这断肠处, 天涯...
    天下风雪殇阅读 1,475评论 0 0
  • 听爷爷说,山的尽头是海,海的尽头是岸,岸的尽头是竹林。竹林,一个苍翠欲滴的梦,打着盹儿正酣。 竹林摇...
    羽星灵阅读 3,311评论 0 5
  • 选择是一种追求 是个性使然 选择了什么 就有什么样的面对 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多少年前 我做出了选择 今天的一切 那...
    兰草自芬芳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