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还是洗地?

引发这次思考的一段对话①
引发这次思考的一段对话②

起因大约是这样的:一位网友M在专业的医疗问题下给出了一个错误的建议,被他人打脸后,删除了这条建议,也有了以上的两段对话。

从①来看,M起初并未打算认错,以三观不同为由拒绝认错,也暗含维护自己言论自由的意味。但后来被人打脸了,实在禁不住,因此删除了自己的错误建议。

而②则是看出M具有明显的反智倾向:

  1. 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没有纠正自己错误的资格;
  2. 以为对方与自己不相熟,所以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3. 犯错了并不需要道歉,当没发生过就行;
  4. 因为言论自由,所以不必为自己言论负责;
  5. 自己说的话算是「澄清」

至此,我就开始思考,这真算得上是「澄清」吗?

思考了十多分钟,我得出了结论:这是洗地


那我是怎么区分「澄清」和「洗地」的呢?

最近也恰逢有几个大新闻,我就拿他们来做注解吧。

  • 澄清 在我看来就是,主体并未有错误的言行,但是被他人误解,以至于主体被认为犯了错,此时主体做出来的解释以及还原事实的行为,即为 澄清

比如这次快播案中的乐视

乐视**澄清**的微博

作为主体的乐视,举报快播盗版侵权,这是个再正常不过了的商业版权纠纷。

然而部分人在快播庭审中的内容中断章取义,认为是乐视举报了快播有色情内容视频。

所以此时乐视CEO发微博解释、还原事实,即为「澄清」

不过貌似乐事并没有出来「澄清」,只转发了一条背锅的微博。

乐事

不愧是快播案中最大赢家。

  • 洗地 在我看来就是,主体确实有过失的言行,却并未有悔改,在被他人打脸后,才不情愿地承认部分过失。通常伴随有主体的狡辩行为。

比如最近卖贴吧的百度

百度**洗地**的群消息

作为主体的百度,卖贴吧撤吧主卖假药竞价排名,都是证据确凿的过失。

然而百度CEO仅仅认为这是运营、产品、市场公关上做的不好,更侧重强调了一次是公关应对不及时导致的。

真是这样?
锅是公关的?

我们的商业模式没有根本性的问题

这句才是李总的真心话吧,一开始就没认为自己做错过。

全世界的搜索引擎商业模式都是一样的

狡辩经典起始句型,「大家都是一样的」,有锅大家一起背。

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说是完美的

嗯,狡辩经典起始句型之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后就开始拉垫背的,A也不好呀,T也有错。

如此狡辩,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洗地」了。


再回过头来看M

都已经删除评论了,你还想怎么样?

认错道歉应该会吧?

这叫澄清,别人攻击我我不得为自己澄清吗?

首先,别人并未攻击M,只是日常打脸。
再者,M干的这事,叫「洗地」。

-虫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