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今年4岁多,吃饭慢的不得了,总喜欢看看这个动动那个;早上起床我叫他好几声,都不见反应,好不容易起来让穿衣服,就坐在那里发呆,急得我赶紧上前帮忙,生怕迟到。作为家长,估计都有类似的经历。
那孩子磨蹭应该是通病,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生长特点决定:
孩子都有好奇心,磨蹭并不是故意的,是他的发展特点决定的。我们大人都希望孩子干什么事都能一鼓作气做完,中间不要停,比如吃饭10分钟搞定,不能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孩子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想让孩子一鼓作气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孩子在做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大人的提醒,把注意力调整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否则很容易偏离主题。比如他在洗手时,就会去玩水,去观察水是怎么流出来的,从哪里来。此时也正是有助于他发展的,他能观察到我们大人观察不到的地方。
孩子的计划、执行能力还比较差,有些在看来很简单的事,孩子做起来的确很难。比如洗脸,他需要打开水龙头、弄湿毛巾、关闭水龙头、擦脸和脖子下巴等,如果一步弄错,都会影响整个效果。这些都需要不断训练才能胜任。记得孩子在幼儿园开学的时候,我们和老师经常帮他穿衣服,他总喜欢说自己能行,甚至我们帮他穿上,他又脱掉自己穿。好多次他都是勉强能穿,还可能出错,但总是说自己能行。孩子往往都高估自己,可这总是好的,说明孩子喜欢探索,我们只需要做好尝试和效率之间的平衡,不要过分干涉。
孩子很难预期未来,多数情况都是,大人心急,他不急。我们大人往往能够预测事件对未来的影响。比如孩子没吃完饭,大人会想象,出门晚了,路上可能堵车,所以上班迟到,会被扣钱,还可能挨批评......而孩子呢,他是真正的“活在当下”,不会想后果。
孩子不能理解时间的抽象概念,对于10分钟、8:00之间等时间概念,没有认识,没有办法接受此类信息。孩子只是通过一天的日常生活、白昼的变化等现象,初步感知时间。比如,“天黑的时候”“吃晚饭的时候”“放学的时候”等等。孩子要到五六岁时,才能弄清楚一天当中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序列,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则要到七岁左右。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讲,专注、计划、执行的能力,主要由大脑前额叶皮层来负责。而学龄前孩子的大脑前额叶发育远未成熟,所以做事情不像成年人那么高效。
那么孩子磨蹭,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帮助孩子解决造成拖延具体问题,只有懂孩子,才能更轻松。比如他吃饭时思想开小车,我都会问他,你在想什么,他会告诉我:我在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我会说,你吃完饭爸爸告诉你,5的几种分法。如果我只是催他:“快点吃,饭都凉了!”孩子在思考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当然没办法专心吃饭。只看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不够,你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解决那些让他走神的问题。
对任务要懂得拆解,用最小的控制单位。动作是最小的控制单位,如果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最好能够帮助他们把目标拆解开,给出当下立即可以做到的具体动作。
随着孩子长大,拆解的颗粒度可以粗一点。比如起床后穿衣服,你拆解成穿上衣、穿裤子、穿袜子就行了。如果孩子有困难,你可以多给他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