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完“比气长”,我们接下来学习公司的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可以理解为“翻卓率”。比如,桌子是餐厅的资产,这些桌子一年能给餐厅做多少趟生意,做得趟数越多,经营能力越好。
对应到公司的资产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最重要的几个资产:
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总资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资产,一年能帮公司做几趟生意,表明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如何。
经营能力要看三个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权重50%)、平均收现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权重25%)、平均在库天数(存货周转率,权重25%)
先来学习权重最高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一家公司总体的经营能力,理解为投入产出比。
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
采用年报数据计算,比中报、季报或月报,能减少行业淡旺季影响。
采用期初和期末的平均资产总额,是为了使计算更加客观合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判断指标:
一般情况下,产出需要大于投入,也就只总资产周转率大于1,否则就是“好吃懒做”。1~2之间属于正常经营。
总资产周转率小于1,被称为“烧钱的行业”(重资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
烧钱行业通常有:飞机、轮船、高铁/汽车、大宗物资、科技/半导体
烧钱行业不可怕,有些公司需要大量投入,保持竞争力,比如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巨大。但可怕的是天天烧钱,口袋里却没钱。因此对于烧钱公司需要确认:
1)先看现金占总资产比率是否大于25%
2)再看是不是收现金的公司(平均收现天数小于15天)
1)比 2)更重要,因为即便天天收现金,如果手上钱少,遇到危机,将无法应对。
行业性质将决定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因此该指标要进行同行业对比判断。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