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启动过程

启动过程有五个阶段
内核引导 > 运行init > 系统初始化 > 建立终端 > 用户登陆系统

内核引导

首先与windows一样,先进性BIOS自检,然后按照BIOS中设置的启动设备来启动。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之后,读入/boot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运行init

读取配置文件/etc/inittab,运行开机启动的程序(守护进程daemon)
这个配置文件我硬是没找到,有的说ubuntu的是/etc/event.d,但是我也没找到,只能死记硬背了先
设定运行级别,一共有七个

  • 级别0: 系统停机状态,默认不能设为0,否则无法正常启动
  • 级别1: 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录
  • 级别2: 多用户状态(没有NFS)
  • 级别3: 完全的多用户状态(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 级别4: 系统未使用,保留
  • 级别5: 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
  • 级别6: 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不能设为6,否则无法正常启动
    这个应该是对应的我的rc0.d-rc6.d文件,貌似和百度到的又不一样

系统初始化

调用执行/etc/rc.d/rc.sysinit完成初始化工作,主要包括激活交换分区,检查磁盘,加载模块

建立终端

rc执行完毕返回init,init打开6个终端便于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系统

三种登录方式

  • 命令行登录
  • ssh登录
  • 图形界面登录
    可以来回切换

关机

sync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
shutdown 关机
reboot 重启 <=> shutdown -r now
halt 关闭系统 <=> shutdown -h now + poweroff
不管是重启还是关闭系统,都要先运行sync命令,虽然很少做这个操作

这篇,基本就是抄的了,加不进去自己的理解,因为文件真的没咋找到,下次换个centos试试吧还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