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契


此刻提笔,总觉窗外正飘着细雨,让我想起我们初识时也是这样的天气。同窗一载,你总如你的名字一般,既有玉的温润,又有兰的芬芳。

临别之际,我为你写下这份赠言。当时你在唐刘中学的《青春文学社》是重要的策化人与编辑之一。周日的一天上午,我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的櫉窗前注视一篇我的处女诗作《啊,雨夜》;你也来到我的跟前。你自我介绍起来:我叫王玉兰,在三(2)班,爱写作文,英语偏科。这篇《啊,雨夜》是我编辑的。

我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短运动头,瘦削的脸略呈小圆形,高挑的个头,像个运动员。特别健谈。 看到你那模样,真想叫你一声"玉兰哥",因为你浑身散发着男孩子的青春气息 。你说话很直,你说英语老师你不喜欢,所以英语打算放弃。我听得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老师又不是为你而定,你只能认定老师,而不是放弃学习英语 。

记得你常说要做个"玉兰哥",看似玩笑,却道出了你的品性。你恰似男孩豪情万丈,又爱憎分明,立场坚定。

你的名字告诉我,你确实如画中那株夜放的玉兰,"叶丰泽,花明润",在众人面前你总是落落大方。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你也只是轻轻说一句"哎——我的泪水落,你一点不坚强",然后继续前行。这份柔中带刚的韧性,恰如古人所言"君子恭而不骄",这也是我最钦佩你的地方。所以我说你不愧为君子兰!

你爱好写作,高中时,你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读。我知道你心里有股信念,我要从写作上崭露头角。你果真是个像罗盘一样的人。相处一年来,你始终清楚自己的方向。无论是晨读时的专注,还是备考时的坚持,都让我看到了你"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方向"的执着。愿你在未来的文学道路上,永远保持这份罗盘般的定力,把文字给更多的人看。那时我们才十八九岁,但你早已在文学上初露锋芒。

你曾像个大哥哥般站在我面前,高挑,瘦削,却豪情万丈;你帮我把一首小诗《啊,雨夜》刊登在《青春文学社》的学校櫉窗内,我们一高一矮站在橱窗前,我讲你听……

写在毕业季时,我舍不得和你分别,你我离情别意溢满心头,不想分别,但也得分别,我亲切地称你为"兰",看我有多爱你,佩服你的才情。

玉兰,此去经年,愿你永远保持那份独特的温柔与坚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请记得:在兴化陶庄乌金的老同学唐金秀,永远是你最坚实的支持后盾。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聚首品茶,细说这些年的故事。我读了你的每一本书《沈小菊》《大沪庄》《玉兰和她的孩子们》,还有后来的《太阳花》,为了扶持我,在《太阳花》出炉后,你让我作为作者之一发表感言,原来这么多年来,你只有一个信念:写好文字,带更多的人爱上文字,爱上写作。

我算是被你带领的文友之一。

虽然平常各忙各的,但是我们彼此之间是互相关注的。

你必须成为作家。我要你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目标,一如既往地写下去,你成功地做到了!

后来我随老许去了北京,你跟我联系上,告诉我你出版了书籍,我好开心,好羡慕,我奔走相告,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我的亲人,包括我二姐,还有好多朋友,同学,87,88届同学群,我常发你的文,一种骄傲,一种兴奋。

8年后,我们从北京回来。几年前,在兴化的一次活动中,你遇到了我,你握着我粗糙的手,说:"我心疼你。听你说在哪个厂里上班。"你说:"要用你的长处去赚钱。""我说渔具𠂆里的活我不会,没有干过。"不久你就联系了李校长,拜托了她,介绍我去做了作文老师。"

这几年,你看我越过越好,你放心了。

是的,那时在渔具厂干活,做不来,眼睛又看不清楚,所以根本谈不上挣钱。后来,真的谢谢你的引荐,我遇到了李老师,她对我很好,我拼命工作,却又累倒了,我的身体不堪重负,去泰州中医院住了院治疗。

我的大女儿不肯我这么辛劳,不让我继续去李校长那,但我康复后,我闲不住。离开了李校长那里,又不舍她那里我带的学生,好多学生作品我都收录在简书里,常拿出来发在公众号上。

你说:"锻炼出来了,自己干蛮好!"那口吻,像极了我的长辈。

我后来又应聘于兴化宇弦骄育,他们那里就差作文老师,那时戴南跟兴化宇弦合作关系,没有老师愿意去戴南,我有个小女儿,硬是把小女儿也逼上了爱写作之路。

那边的老板人很好,对我照顾有加,小丫上六年级时,我告退,她说:"等孩子学业有成,你还来戴南。"小丫还收获了两个好朋友。

你问:"你还教英语?""是的,我没路可走,终于应了自己的誓言: 英语成了我的饭碗,写作是抚慰我心灵的。

是的,写作是抚慰我心灵的。 我们是不经意还是命中注定,又走到了同一条路上?你成功了,我有待努力。

祝你新书《玉兰花开》早日面世。

一称"玉兰哥":你飒爽的英姿; 二称"君子兰":你持守的品格;三唤"兰":我难舍的挚友。兰,此去经年。愿你永远带着"玉兰哥"的勇毅、"君子兰"的品格,在文学路上绽放芳华。我会永远记得,有个如君子兰的姑娘,曾在我青春里留下最清雅的馨香。待到他年重逢,再与你碰杯,细说这些年的故事。

纸鸢已老,犹系初心。玉兰姐姐,这金兰契早超越"义结金兰"的誓言。当我们在各自的文字里埋下相同的伏笔,当你的诗句与我的段落隔着书页呼吸相应,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地久天长?正如有诗集扉页所题:"君心似我心,不负文字缘。"

金兰契永恒不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