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不争,理财人生。
1.《金字塔原理》有助于写文章:一个关键词撑起一篇文章
对金字塔原则的理解:开头观点,逐级递进,例子相关。
结论先行:每次中有一个中心思想,开门见山。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和概述。
归纳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2.《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循环建立坐困牢城
一个不断地循环: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必要的独处是应当的,要始终独立思考
群体不善推理,却总是急于行动。群体期待英雄
勒庞在书中,总结出如下观点:作为一个领袖,所使用的动员手段,那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
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失去推理能力,思想和情感极易受到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和狂热。
并且,群体成为一个整体时,就会变得不能容忍反对意见,因为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体在群体的庇护之下,会变得失去自控、自律的能力,甚至变得肆无忌惮。
4.360之父的故事:《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要做就做第一
用户至上,平台经济利他才能自利。顺势,微创新,不断精进。
持续精一件小事,做到世界第一,做到极致,就是一件大事。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颠峰。”李开复说: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
周鸿祎强调在产品上做减法,即找对一个点,将这个点做到极致。功能做得大而全,什么功能都不突出,等于什么都没做。周鸿祎极致的产品功能带给用户的针刺一般的体验,让人印象深刻。世人皆认为成功的秘密高深不可参透,但殊不知成功唯一的秘密就是坚持不懈的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从今天起,你可以选择一项优势或爱好不断打磨,不去管结果如何,而是努力把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做到极致,结果终将在未来某一刻绽放。
5.《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坦然面对死亡,欣喜拥抱变化
死亡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在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名著《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每一个人都只是基因传递的工具和载体,人类注定会死亡,而基因则会永生。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产生信息或改善信息,所以必须维持自身的脆弱性。正如尼采所言,只有子女和书籍,才能真正世代相传。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那他永远体会不到伟大的含义。
消除随机性风险给我们带来致命伤害的“杠铃策略”是一种以“抓大放小”的策略来化解偶发性“黑天鹅”事件的有效方法。努力驯化不确定性,而不是试图消除不确定性。
具体的操作规则,就是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从而在负面“黑天鹅”事件中保持承受损害的强韧性),而在其他领域承担很多小的风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正面的“黑天鹅”事件)。塔勒布认为,这种对待风险的双重态度,是实现反脆弱性的良方,而那种含糊不清的中庸之道,反而是骗人的把戏。
书中以金融领域为例,如果你90%的资产都是以现金或以保值货币的形式持有,而剩下的10%资产投资于风险极高但收益也极高的领域,那么你最终资产的损失不会超过10%,而你的收益是没有上限的。
6.《增长黑客》:大数据营销,免费的才是最贵,因为你付出了信息
大数据分析获得用户画像,明确需求推出正确产品,获取种子用户后高速裂变。
循序渐进的迭代!用部分精力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快速投放市场,不断吸收反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对原产品迭代优化,反复验证,尽早达到PMF的状态。
书中对互联网的免费定义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卓越能力,这意味着企业的核心服务永远不收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没毛病,跟另外一句,免费的东西通常都是最贵的,相得益彰!
7.稻盛和夫,《干法》告诉你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因为工作,你变得更好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我们从什么都不懂四处碰壁,到成熟稳重处事娴熟,这就是我们心志成熟的表现。
稻盛和夫:“只要热爱工作,只要抱着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感动上帝,获得天助。因为只有这种态度符合天道,与天地宇宙的意志相一致。”
工作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把工作当成情人,定下目标,每天坚持积累,注重细节,不断创新。
8.《断舍离》:让自己幸福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学会扔东西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因此我们要断就要断得干干净净。
只留下当下要用的物品。你是物品的主人,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断舍离≠整理术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物品在此时、当下,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获得足够的空间,放下多年的执念,获得健康、安全乃至幸福、自由这便是断舍离给我们带来的畅快和解放。不断的拷问物品,也不断的拷问自己,挑选出与当下的自己最相称的物品。断舍离也是穿插在生活与职场里的自我探索的过程。
9.文案著作:《尖叫感》:走心了,才是能获得真的认可
文案不同与文章,客户的注意力过于分散,文案出现的第一眼必须惊艳,引发客户的尖叫感。否则波澜不惊的文案,它的出现与不出现没有根本的区别,还浪费了文案编写的成本,达不到商业目的的文案都是在“耍流氓”。
所以判断一篇好的互联网文案的标准是:不仅要引发阅读兴趣,而且要让人在读完之后产生分享给其他人、参与互动,以及再创作和二次传播的冲动。首先,产品介绍先挑起隐秘诉求。另外一方面是,说出用户心里那句话。
前苏联作者高尔基曾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
时刻观察、吸引信息、保持思考。
作者称之与用户做“知己”的文案四步骤:战略——感受——内容——表达。
战略,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定位是什么。圈出用户群。
感受,为了实现这个战略,需要让用户产生什么感受。 形成场景。
内容,为了让用户产生这种感受,需要什么内容来加持,什么样的风格调性,什么样的诉求点等等。 让用户产生情绪:惊讶、共鸣、刮目相看。
表达,找到最合适的词汇语句来表达。
10.《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实事求是如此珍贵,学会用当下数字观察世界 。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比事实上更可怕、更暴力,而且更加没有希望。
汉斯在《事实》这本书中,一共介绍了十种情绪化本能,包括一分为二、负面思维、直线思维、计算风险、规模错觉、以偏概全、命中注定、单一视角、归咎他人和情急生乱。
汉斯为我们提供了三点实用做法:
第一,我们应该持续测试自己想法中的不足之处,对自己有限经验采取谦卑的态度,积极获取最新的信息。
第二,对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要保持好奇心。
第三,多和拥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把不同意见当做是帮助自己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有用资源。
11.《牛奶可乐经济学》: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无处不在
成本效益原则,做生意的谁不算账。消费者永远算不过大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