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公考季,再过两天即将迎来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千万刚毕业的莘莘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河的场景又将一一呈现,还记得自己刚毕业那年第一次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那是第一次接触申论,当时为了显得重视一点专门省吃俭用地报了一个辅导班,几千块钱打下去,倒也了解了不少有关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内容,不论国考还是省考,都少不了申论,而申论也是一门完全以主观答题为特点的考试,大幅的资料背景,几道简答小题,一道大文,对于做惯计算题、客观题却并不擅长写作的同学来说,申论无疑是公考的一大拦路虎,而实际上申论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答题规律,所述如下。
所谓申论,申述,论证而已,说白了就是八卦,从好友、家庭、班级、学校甚至单位、公共场所,就一项热门事件各抒己见,我想如果换个位置,从考场移步到社会,你会发现只要有你感兴趣的话题,自己多多少少都能说上两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态度,张扬一下自己的心声,驳斥一下旁人的见解。其实这就是一种申论,只是回到考场,我们的八卦话题变得正式而严肃,不再是一些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小事,而往往是涉及面较广的公众话题,不再是张家长李家短的某星劈腿,隔壁王二麻子娶亲,而是影响面较广的国民素质、教育、人文等等,这种事件放大看的话影响的是一个社会、国家甚至国际形象,放小了看其实就是发生在自己周身的一些人和事的缩写,你会在马路上看到有个别路人随意丢垃圾,闯红灯;你会在公共场所看到有幼孩被随意便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有人随意脱鞋;你会在旅游景点看到个别游客大声喧哗,随意拍照,无视当地习俗……这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汇集后就是一个社会影响,一个国家影响,一个国际影响,就是一个事件,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就是申论的题材背景,所以申论的内容一定是来源于生活,不会偏离生活,而且一定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很早以前没有微博、微信等热搜工具的时候,备考公务员需要很早就要关注时事新闻,有心人会留意各个不同时点发生的重要事件,记得当时培训老师推荐的就是《半月选读》,半月一整理,而且要求大家每隔一个月就选取《半月》里的某个话题亲自写一篇心得,但是在近几年网络迅猛发展后,热门事件已经像家常菜一样平常,搜集起来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这也为准备申论考试的同仁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参加申论考试,做个有心人是第一步。
有了源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整合,而整合是一个技巧活。在没有资源的时代,一切物以稀为贵,掌握资源的往往都是统治者,资本家,是财富的起源,但是当现有资源已经泛滥,不再稀缺,用现实的角度去想也会发现,想再创辉煌的话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开创新的资源,另一条就是整合现有资源。在申论里同样适用这个道理,申论的资料是给定的,也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再添新的资料,因为参加考试的目的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因为坐在考场中的你以及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你不是一个资源创造者,也不是一个问题产生者,而是一个需要解决问题,辅助领导给出有利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公务员,公务员的身份决定了你对申论提供的资料只能进行整合,加工,而不能外在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文笔不错的朋友在回答申论问题和提供建议的时候洋洋洒洒却得不到高的分数,因为这些朋友违背了资源限制的原则,因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在申论的世界里是行不通的,而你要得分又不能引用原文,那么就必须在申论现有的问题和建议里加以整合,这是申论答题最关键的一步。
整合有大范围,还有小范围。在申论通篇六页多的资料里,不乏有各种各样人物或机构的引述,这些引述相当关键,但是却又并非每个引述都是正确的,通常有一个普遍的原则,那就是如协会、政府、学校等正面朝向的单位或人物,他们的所问所答是你在整合引述时可以正面引用的东西,而无名无姓,某名某性,模糊称呼的人物或机构阐述的观点则要慎重使用或者不用,这是对申论答题中涉及问题总结和提出有效方案或建议最有利的工具,记住,你自己想出来的建议也许有效,或许高效,但答题的时候一定没有这些关键人物提供的建议有效,也一定是整合文中已有的建议最高效。
以上是申论答题的技巧和方向,最后,要想在申论上得高分,考前一定要亲自动手写上至少两篇,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读书万卷不如下笔两篇,这是写文的总结,更是申论的精髓。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公务员考试不过是一个人的人生中寻找工作的一项选择,一个阶段,工作了几年后,对公考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公务员固然光鲜,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职业最终都还是要专,专是一种情怀,一种忠诚,如果你决定在公务员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不要在意新闻报道上年年攀新高的参考数字,也不要因为千分之几的激烈竞争改变了初衷,踏踏实实的备考吧,战况严峻而紧张,道路普通而绵长,不动的是那颗坚毅而执着的心。
最后的最后,由衷祝愿参考的“战士”们,旗开得胜,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