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是由岩井俊二执导,陈可辛监制,周迅、秦昊、杜江、张子枫、谭卓主演,胡歌特别出演的一部文艺类型的电影。只是看演出阵容,便让人生出了无限期待。
说起岩井俊二,很多人都会想到《情书》,想到中山美穗在风雪中的仰头,想到柏原崇倚在窗边看书的惊鸿一瞥,纯爱、唯美、浪漫几乎是他电影的标签。而《你好,之华》不一样,它平和而又克制,将这样一个关于错过与遗憾的故事娓娓道来。金马场刊评价:“集《情书》《花与爱丽丝》之大成,在重拾青春的遗憾喟叹之外,是追忆似水年华后的释然放怀。”这也是他首次执导的华语电影片,要将中日元素融合在一起极为不易,不过电影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水土不服。取景地虽是在东北大连,却拍出了如北海道般的清冽、纯净。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为《Last letter》,导演在片头写到:“我不会再写信了,这是最后一封。”距离《情书》拍摄已过了二十多年,如果说《情书》里写信是一种极致的浪漫,那么信放在《你好,之华》里,放在当今这个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导演为之华写信安排了一个理由,丈夫周文涛摔坏了之华的手机,无奈之下选择了写信,进而引出了整个故事。提到周文涛,便想说一下,他比文艺的尹川和张超更适合生活,他会在摔掉之华手机后给她一个印着苹果手机印记的传话筒,这是独属于理工男的浪漫。
或许是由于中日文化的差异,电影虽已尽力将中日元素结合,但对死亡的处理还是有些轻淡,当然也可能是刻意为之。晨晨在得知妈妈之南死后,他好像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嫌弃姥姥家的WIFI不好要去小姨家住几天。直到奶奶生病住院,他突然有了疑问,他站在奶奶门口淡淡地问:“人为什么会死呢?”而当他在路边看到那只受伤的麻雀后,似乎心有所感,他给远在天堂的妈妈写信,“你好吗?我很好”。之后他一言不发跑了出去,警察在火车站找到了他。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死亡是什么,他的妈妈再也回不来了。之华安慰他,“想哭就哭出来吧,男孩子也是可以哭的”。他痛痛快快地哭了出来,将心底的不安难过恐惧一并倾泻。这也是全片最触动人心的一点。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袁之华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参加初中同学会,遇见了彼时倾慕的学长尹川。有人简单告别,有人匆匆离开。阴错阳差地,之华开始透过没留地址的书信重拾失落的年少岁月,向尹川倾诉心事。另一厢,收到信的尹川把回信寄往之南的老家,被之南女儿睦睦收到。睦睦也以之南的名义回信,希望探寻母亲的青春时代。一连串错位的倾诉与追忆,尘封往事在字里行间慢慢苏醒,渐渐揭开了两姐妹、三世代之间交相缠绕的关系。
之南的人生无疑是个悲剧,但其实她有一个大多数人都羡慕的闪闪发光的少女时代。如果她没有选择和张超在一起,她的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张超的出现是整个影片中的唯一的亮色,就如同他身上那件珊瑚红的毛衣,张扬又霸道。之南的人生是被张超毁了的,他酗酒家暴,无所事事。他恨自己,也恨之南,他也觉得自己是个人渣,但他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之华对尹川说,如果姐姐当初嫁给你多好;睦睦对尹川说,如果你是我爸爸该有多好。可是我觉得之南嫁给尹川也未必就好,有人评价尹川和张超在酒馆那一番长谈是“于连式渣男戳穿了罗亭式废柴的虚伪”,我是认同的。尹川喜欢之南没错,他将两人的过往写成信寄给之南,最后出版成书,当然这也是他写的唯一一本书。这些信在之华的婚姻生活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她是否看着这些信会想到她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她给孩子们的遗书也是初中毕业时的发言稿,我想她也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吧,那个说着“我们都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我们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我们的人生选择丰富多彩”的少女。
很多人说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再见,之南》,而不该叫《你好,之华》。确实,影片中没有一封信是写给之华的,所有信的开头都是“之南,你好”,都是写给姐姐之南的。但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之华,都曾有过最是平常至极的青春,都曾羡慕过别人闪闪发光的少年时代,就像之华不喜欢别人介绍她是学生会主席之南的妹妹一样。而后长大、工作、结婚生子。生活就像突然触动了某个按钮,然后无声地快进。那些青春里的遗憾不舍,甚至未曾开口的暗恋,都逐渐湮没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其实这样也未曾不好,我本平凡,何求精彩!愿你我都能活成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