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认死理的高中生(9月28日)

          2019年9月27日,在弘仁《教子之道》教育课上,一位高中学生家长分享她家孩子的案例说,孩子考入高中时,班级成绩前三名,目前存在较真、认死理问题,甚至拿着校规与条例与老师讲理,不会变通,不会与人相处,成绩也直线下滑,妈妈为此很苦恼。

      魏老师对此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做了讲解,“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然后分析孩子爱较真、认死理的心理思维模式,认死理就是在讲道理,与人争吵,其实是在争对错,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争对错的背后是自我价值感低,自我需求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魏老师帮家人们 分析背后的原因,恰恰因为家长平常不知不觉对孩子的否定打击多、毒素垃圾多。孩子向上长,需要阳光肯定,家长给的却是否定,打击,孩子内在有力量,需要爱和尊重,家长给的是毒素和垃圾。孩子不是没善,而是家长缺少发现善的眼睛,家长只是看到十份背后的二份缺点,没有缺点外的八份优点,再次说明,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魏老师帮家人看到:

1、认死理,较真说明孩子价值感低,自信心不足。作为家长要多认可孩子,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要顺性教道,长善救失。

2、孩子认死理,说明孩子思维模式固化、单一,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打开思维,,启发孩子,“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既能坚持原则,又不伤害与周围人、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呢?"《道德》说"经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两者各得所欲",做到他尊――自尊――尊他,那么鱼和熊掌便可兼得。

3、孩子学习问题只是生命状态的表现而已!由于孩子认死理,容易造成与周围人关系僵化,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消耗孩子的能量。孩子内心缺乏力量,精神缺乏营养。当学习上多次努力又达不到自我要求时,价值感会更低,自信心不足,孩子的成绩就会下降。作为家长,要尊重、接纳孩子的现状,要引导孩子转变思维模式,由负向思维转为正向思维,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自身能量,孩子生命状态好了,内心有了力量,孩子的学习状态变好,是自然而然的事。

    感恩魏老师的智慧引领,感恩家人们的一路同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