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姐姐名叫芳芳,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弹琴,但是偏偏就不爱读书。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去读了幼师中专。读完幼师就从业幼儿教学工作,后来遇到姐夫,前两三年有了自己的宝宝——天天,今年三岁。
芳姐不爱读书,不爱思考,但是就喜欢凑热闹,听闲话。
别人说她好,她能跟旁人重复这好话一天五六遍。只要人多,都来捧着她给她说说笑笑,她都能把心掏给你。别人说她不好,她也不分析原因,管她亲生父母工作单位,一律翻脸不认人,觉得你对她有意见。说的严重了,大眼睛一挤,珍珠般大小的泪珠就开始流了。心思单纯不善于交际但又乐于交际而且不能自拔。
天天从小不吃奶粉,嘴尖,只吃母乳。
因为从小挑食,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已经比那些不挑食的同龄人小了很多。而且天天每次吃饭都会又吵又闹,不张嘴。所以三年里天天的吃饭就是芳姐的一块心病,每每提到这个吃饭问题,芳姐就一脸恨铁不成钢。天天也是因为吃饭问题从两岁就开始被打屁股,一吃饭就就像虱子上身,哪儿哪儿不舒服。
一来二去天天也就成了倔脾气,逢事儿就哭,三天一大哭,两天一小哭。而天天一哭,芳姐没辙,只能打。
三十五岁的良哥有一个六岁的女儿,他的妻子是大学里认识的同学。
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夫妻两个又谋到了吃国家公粮的差事,这让教了一辈子书的姨夫阿姨扬眉吐气。走在村里的大道上良哥和嫂子都可以正正经经抬起头来,当然也可以对那些没有“正经”工作的人就可以略微“指点”。
而这些“指点”也因为儿女的成就被其他亲戚附和。
今天的聚餐也是为了庆祝国庆和中秋,亲戚朋友平常工作也忙,能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不多。大家想不如趁着都有时间,大家在一起吃顿饭。
刚上桌,天天看见桌上的饭就开始哼哼,良哥就发话“都说你是小天天,这可是天天遇见饭就会哼哼啊?你看你姐姐,从小吃饭就没发过愁,这才六岁就长成班里最高的了!”
坐在良哥身边的嫂嫂附和到“我们家乐乐在吃饭问题上到是真没发过愁,你看长这么高,长大肯定有个高个子!
天天弟弟不吃饭,以后就长不高!是不是啊乐乐?”
芳姐听完胳膊肘用力一拽天天的领口,对着天天说
“哼哼什么哼哼?又不想吃?”
“不想吃你去客厅吧,你在这里碍事。”
三岁的天天并不懂“碍事”是个什么等级的程度词,只是听见妈妈说不用吃饭,就拿着手机一个人去了客厅。
天天还在吃母乳的时候,有一次,芳姐的初中同学请客吃饭,芳姐把天天交给她婆婆。
上午十点出门,她婆婆隔半个小时打个电话让她回来,说天天饿的哇哇直哭。芳姐满口答应说“马上回去。”但是芳姐真正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还有一次芳姐带着两岁的天天进麻将馆打麻将,天天都在她怀里睡着了,她还“五万,九饼”的直到天亮。
前几天芳姐带着天天出去买面包,天天看到橱柜里的大蛋糕,喜欢的不得了,拉着芳姐的衣角非要买,又哭又闹。
芳姐在蛋糕店里给天天讲道理,说“你还小吃不了这么大的,妈妈给你买一个小的行不行?”天天非得要大的,芳姐无奈强行抱着天天出了蛋糕店还不断给旁边的服务员一脸无奈尴尬的笑。
出了门天天的哭声更大,嘴里还不住的说要“那个大的”,芳姐讲理无果,对着天天的屁股就是重重的一下,天天还说“那个大的”,芳姐对着嘴巴就是一下,还把他放在商店门口大声呵斥到
“你自己去吧!还管不了你了!你走吧,我不要你了,看那个警察叔叔把你给抓走!让我去打110!你看前面有个收破烂的,你跟了人家吧!我不要你了,你走吧!”
说着,芳姐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天天的哭声更是上了一个高度。
走两步芳姐又回来,想看看这样的话有没有震慑到天天。但天天还在坚持。芳姐就又是一顿打。
不到五百米的路,芳姐和天天走了三个小时。
我记得天天一岁半的时候,想要一个玩具车,哭了十分钟,芳姐无果,就给他买了。
一岁半的玩具车可能就是原因。
今天打也不听话可能就是苦果。
天天才三岁,就懂得利用哭来达成愿望。
因为从小他就知道,不愿意吃的蔬菜,只要哭,妈妈就会妥协。
想要的玩具,只要哭,妈妈就会妥协。
而这个认知,就是芳姐一天一天教给他的。
天天从小就怕警察,因为每次犯错误他哭的时候,妈妈都会让警察叔叔来抓他。天天每次哭的很厉害的时候,都会被妈妈“扔”在街上。
听着“我不要你了”慢慢长大。
今天晚上天天对着妈妈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好好说句话?”
曾经有一个抢劫犯在因为在抢劫过程中杀了金店老板,被判死刑。临刑前,他咬断了他母亲的乳头。他说“如果你要是能在我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好好教育我,我也不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言外之意是讲,一个人的性格在童年时候就已经形成。母亲最为接触孩子最多的人,母亲的言行举止就显得格外重要。
其实99%的父母每天都在对孩子使用的暴力只是他们都没能发现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要是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你要不要听不听话?”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也许你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家长们往往不会主动意识到这种说话方式有什么问题,似乎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把我们拉扯大的,但这些言语其实是带有“暴力”的,常常会引发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为什么暴力沟通没有效果?
首先,当我们运用暴力沟通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也意识不到我们其实不用通过惩罚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使得它成为了正常和习惯
另外,以上这些暴力沟通模式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身心伤害。同时,父母也会因为自己粗暴的态度而产生愧疚,觉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长。
父母们也许常说:“打在你身上,痛在我心里”、“妈妈每次训完你之后都很后悔的”?但是没有反思的愧疚往往会重蹈覆辙。遇到情绪积攒到临界点时,还是会习惯性地使用暴力沟通。
最后,暴力沟通之所以达不到效果,正因为它有时候看起来很“有效”。
面对命令的语气、严厉的训斥、甚至体罚, 即便孩子在当下会因恐惧而显得乖巧,接受批评,但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那如何正确的和孩子沟通?那么有没有一种交流方式,是完全避免以上所有错误的呢?
答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Marshall Rosenberg发现的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的准则来进行谈话和倾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它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1、观察(Observation)
观察意味着单纯地阐述观察到的孩子行为,不掺杂任何评判、观点、指责。想要做到客观的观察是很难的。
一方面,人们通常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在描述事实时,我们习惯性使用模糊的词汇。
例如:“你总是不专心听讲”,而真正的观察是“你在上午的数学课上走神了”。
总是、每次都、从不……这些频率词语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和父母会陷入回忆找反例的竞争中。
学会客观的观察和表述孩子的行为,是沟通的第一步。
2. 感受(Feelings)
感受容易和想法混为一谈。当人们说“我觉得”时,往往表达的不是情绪感受而是认知层面的想法。
例如,想法是:我觉得你不乖。
而感受是:你大吵大闹,我感到很焦虑。
生活中可以多尝试用“我感到…因为…”的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家长只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真的找到自己对孩子生气的根源。
3. 需要(Needs)
在批评、操纵等暴力沟通的时候,话语中隐含了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比如,孩子回家太晚,父母生气地训斥:“谁让你跑出去玩儿的!以后放学必须马上回家!”
孩子通常会辩解或者反击。但其实父母的需要是“孩子的安全”,然而这种需要并未被直接说出来,因此孩子感到的只是最外层的愤怒,而不是内含的担心。
父母应尝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ta的爱,减少你们之间的矛盾,比如“你这么晚回家,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4. 请求(Request)
最后一步是提出具体的请求,但不是命令。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通常不说希望他们做什么,而说不希望他们做什么,并且非常模糊、抽象。
比如“下次还敢不敢了?”或是“你下次不要再这么晚睡了。”
家长们可以换一种说法问孩子:“能不能告诉我,晚睡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正确的方法是提出正面的、明确的请求,并且请求越具体,就越容易实现。
以上四点不仅是非暴力沟通的重要原则,也是四个非常具体的、有实际操作性的步骤。它像一种心理学工具,通过一些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沟通技巧。
改善你的亲子关系,不妨从尝试非暴力沟通开始。
还有,天天还小,好好教。
我是野草狂欢,今天是我坚持简书写作的第3天。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小心心就是最大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