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分析
文|黄饮冰
在《陶唐辉耀》一文中,对帝尧用禹治水所谓事迹我是讲过的,今天从大禹治水的真实性的角度谈一谈。
世界很多民族都有洪水的神话,中国也一样,洪水对中国的影响,集中的是两次,一次距今6300年以前,是女娲伏羲的年代,产生了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传说。第二次是距今4200年以前,是帝尧的时代,尧舜禹三帝都在与洪水的斗争中登上历史舞台。
《圣经》的诺亚方舟故事说:神为了惩罚人的罪恶,准备发出洪水淹没整个世界。敬神的诺亚事先得到了神的启示,造了一条木船。发洪水之前,诺亚把一家8口人和世界上的各种动物装入木船。诺亚很细心,动物中都是一公一母的装船。洪水泛滥了150天,除方舟中的动物外,其他生命都被洪水淹没死亡,无一幸免。洪水逐渐退却时,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去打探消息,鸽子返回时,嘴里叼着翠绿的橄榄枝,诺亚知道洪水退了,放出船里的所有生命,世界得以延续。
《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很美,但除了神,人是被动地接受洪水。中国的洪水传说,人是主角,人和洪水做斗争,战胜了洪水。如女娲补天。
帝尧的时候,洪水再次泛滥,围住高山、漫过丘陵,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尧面对洪水局面,十分忧虑,向天下招募能治水的人才。四岳和群臣推荐鲧,尧认为鲧“刚愎自用、不听命令”,和族人的关系紧张,不适合干大事。但四岳坚持用鲧,尧只得用鲧治水。鲧治水9年功不成,被摄政王舜处死于羽山。传说鲧治水的时候,到天上偷了天帝的“息壤”到下界,“息壤”可以生长,哪里被水淹没,鲧就在哪里放一点,哪里就会长出平地。天帝发现息壤被盗,大怒,下令处死鲧于羽山,鲧化作黄熊,入于羽渊。鲧治水的时候,还听从觝龟的话,使人相曳、坝相联的办法抵挡洪水,因而遭到失败。鲧在羽山的尸体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大禹降生。鲧被杀后,舜举大禹治水。大禹受命后,与伯夷、后稷等人遍喻天下,发动大家一起治水。禹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吸取了鲧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掘地而注之入海,开辟引水河,把水引入大海。洪水消退后,他让伯夷发种子给大家,让民众在渒湿的地方播种,后稷发给民众食物,食物不够,就在诸侯之间调剂,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作《禹贡》,规定各方的土贡。
我多次说过,从传说看,帝尧时期的洪水爆发得有点诡异,就是没有下大雨或发山洪的背景存在,洪水围山绕陵,长期不退。但是当时的气温很热,这气温很热可以从尧时十日并出的传说得到证实。在帝尧时期,十日并出,天气得有多热啊!这个记忆是很深刻的,不然怎么会转成了十日并出的故事,还有“大羿射日”的故事。《淮南子·本经训》将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总结:【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我在这里把“羿”称作“大羿”,因为“羿”实际有两个,一个是前羿,一个是后羿。
大羿曾统一了东方诸多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东方国家。大羿的国家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追溯到帝俊。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也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大羿张弓搭箭,射掉9个太阳。由于帝俊的国家集团由众多崇拜太阳的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在我小时候听到的神话中,这最后一个太阳是躲在马齿苋(土话读han)下才逃过一劫,所以马齿苋不怕太阳晒。
后羿就是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方有穷氏的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这就是“太康失国”。后羿自己也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史记》与《竹书纪年》对夏代的叙述相差40年,其实相差的就是后羿废除夏王自己专权的40年。
所以帝尧时期的“十日并出”的神话,其实就是对帝尧时期天气炎热的记忆的神化。“大羿射日”实际就是对帝尧时期大羿灭“十日国”的记录。
为什么我要这样推理呢?任何灾难,在上古时期都被认为是天帝对人间的惩罚。为什么要惩罚人间呢?“天子失德”。实际上诺亚方舟的故事也体现了神对人的惩罚,东西方文明在源头是一体的。“天子失德”,作为帝尧是要让位的。不让位就要找替死鬼。这个替死鬼就是东方的“十日国”。“十日国”的最高天神是“帝俊”。因为“十日国”是崇拜太阳和金乌的,帝尧把天气炎热和洪水漫山浸陵的原因推给了“十日国”,派大羿灭了“十日国”中的“九日”。
这里可以总结:在帝尧时期,气候突然变得很炎热,炎热的气候加快了中国西部冰川的快速融化,形成了来自西部的冰融性大洪水,对中原地区产生巨大的洪水灾难。另一方面,同样由于天气炎热,导致海山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形成海浸。海浸导致海水顶托,西部来水无法入海下泄,所以在中原地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形成了长期不退的洪水。因为中原地区的西部没有一个四川盆地的构造,不能够在西部上游拦截西部洪水,而中原、华北、江淮地势低,海平面升高容易形成海浸。这个是由地理构造决定的,我曾专门著文探讨过了。这就是帝尧时期洪水的气候原因的真实性。
鲧治水的办法符合人们对洪水的第一反映,水来土掩,见水就自然要堵截,所以鲧用堵的办法治理洪水也是真实的记忆。说明了当时人们的确与洪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神话中的息壤是什么东西呢?神话说息壤是能够生长的土地,似乎是很神话的。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息壤是古人看到的真实存在一种自然现象。因为用堵的办法对付洪水,就要在来水方向的河谷之口或湖泊之口建筑大坝,由于洪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饱含泥沙的浑浊洪水在河谷和湖泊被被建筑的大坝拦截之后停留下来,经过较长时间的沉积就会淤积下来,大坝垮塌后洪水消退,就会形成一块一块的冲击平原,人们看到的就是新的平地的出现,先民们只见其功,不知其效,自然就把新冲击平原的出现归结于神秘的“息壤”。实际上,神话中的“息壤”我们现在也看得到。这就是帝尧时期“息壤”的真实性。
鲧破腹生禹,是父系社会“生命来自父亲”的普遍认识的真实反映。这我就不说了。
所以大禹治水,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历史存在。如同距今6300年前的洪水产生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传说一样,都反映了上古时期洪水的真实存在。
用鲧治水,是尧最大的失误,尧本身不想犯这个错误,但是四岳坚持,说明在尧的时代,贵族长老会议有绝对的权威,处于的历史时代是“氏族共和”——氏族长老会议可以否决帝王的决策。同样的,尧的失误,为大禹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因为鲧获得了治水权,这个权力自然被鲧的儿子大禹继承。有了大禹,夏启就有机会改“族天下”为“家天下”,建立夏后朝。
黄饮冰2018年6月16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