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本中的老师学习教育艺术

      七上三单元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有学生的学习生活就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单元的几位老师的教育艺术,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一位生活老师长妈妈。我要学习他善于讲故事的教育艺术。这位鲁迅先生的生活老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笔墨不多,但却印象深刻,她特别擅长讲故事,用讲故事来教育儿童。她为了让鲁迅先生不到长的草里去玩耍,给他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鲁迅先生听后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这是农村带有迷信色彩的、朴素的安全教育。从安全教育的效果来看,这就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生活老师。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老家的四个留守学生因私自下河洗澡,有三个学生溺亡,让人痛心!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常常下河洗澡,老年人为了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常常给我们讲水鬼找替身的故事,水鬼最怕阳气,洗澡(游泳)的人一定要多,旁边要有很多人特别是能够会水的人看见最好,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为了安全着想,会水的人多,就是为了能够万一发生溺水事件,可以得到救援。这样看来,长妈妈讲故事确实是用心良苦啊!

      第二位老师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一一寿镜吾老师,我们要学习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学生的精神。根据作者的描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渊博的宿儒,创办了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让一个只知在百草园中野耍的顽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最终成了现代史上的伟大的文学大师,寿敬吾老师的严格功不可没。

      第三位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老师。我们要学习她的爱心和耐心。莎莉文老师面对的学生是又盲又聋又哑的六岁多的残疾儿童。这样的学生教育的难度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去形容她此前的心情: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经过了老师的教育,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一般的老师学生不见其长进,就没有耐心了,此处可见莎莉文老师耐心之大。后来,她又写到: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再后来,她感到了学习的美妙。她又写道: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海伦•凯勒的这些巨大变化,我觉得除了莎莉文老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最主要的就是有爱心和耐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老师认真学习。

      第四位老师是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身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仅仅《论语》十二章之中就有许多金句:

      比如他教育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要和远方来的朋友进行探讨,即使别人不知道,也不要生气。用古文讲出来就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又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强调,学习方法上要学思结合。

        又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学习态度上要以学为乐,注意好学乐学。

      又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自述生平,以自己的亲身成长强调了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另一处的“记问之学,不可以为师”对比起来阅读,强调老师要有创新精神“知新”,不能只做知识的传声筒,照本宣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认真阅读原文,用心体会,我们就可以学到和实践这些老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