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二】感悟
如果想要去调和比较大的怨恨,也一定会留有较小的怨恨,这样其实不是好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就是不要让怨恨产生。但是在为人处事中,也还是会有一些事情发生,自己不想要去占别人便宜,却有时候别人会跟我们借什么东西,这样别人也就欠我们什么东西了。但是圣人就是拿着欠条,却不会让对方一定要偿还,因为一定要对房偿还的话可能就会让彼此有矛盾。这样有德的人只会拿着欠条却不会一定要偿还清楚,而无德就会想要把彼此的恩怨算清楚,这样的话可能就容易有矛盾啥的。天道对于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善良的人也会有好的结果。
【三】提问
1、避免怨恨?
有的人会有愁怨的产生,大的怨恨不容易化解,即便化解了也还会留有小的怨恨。而怨恨的存在总归不是什么好的事情。最好的事情应该就是不要让怨恨产生。可是怎么样才能够不让怨恨产生呢,可能就还是不争。因为不争,所以就不会有怨恨的产生。
2、对待恩怨?
可能人还会对待恩怨计较的比较清楚,老子在这里说了两种人。一种是有德之人,这种人并不会一定要别人去偿还。还有一种人是希望自己对他人的恩情能够被偿还,希望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行为能够被补偿,总是会计较的比较清楚。但是也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彼此间的争斗更多,反而会产生较多的问题。
3、天道?
之所以圣人会这样,也是因为他们懂得天道一定是公平的。天道对于众人并不会有什么偏爱,天道对于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天地间存在着某种规则在作用着每个人,那些善良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言行获得善良的结果,那些凶恶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言行获得相应的结果。
这样比较好的处事应该就是能够去善良的对待他人,却不会有仇怨的产生。这样人生过程会是比较好的状态。而且这样的处事不仅是对于个人,也可以对于家庭、企业、国家。可能就是会和谐自然的状态。再来看众人之间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争斗怨恨,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