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智慧相处?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的话没有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有的人把孩子比喻成天书,想要让孩子听话,就要先了解他,读懂他,所以说,学会跟孩子沟通,应该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一、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法针对婴幼儿的好奇、逆反、求趣等心里特点,采用“故意放手”“有意忽略”等手段,进行引导或让孩子亲自去体验,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在参与和亲身感受中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他去做;很想让他参与的活动,却有意不邀请他参加……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适当满足

“适当满足”法就是对孩子的要求不一定全部满足,但是可以满足一部分,哪怕是仅仅满足一点点,只要让孩子的心理得到一定的平衡,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并非“刁蛮任性”而是很通情达理的。

三、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法就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孩子站到对方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通过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使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意识到自己某些行为的不当而愿意自我纠正和约束。这样的“换位体验”往往比一味说教更有效。

四、巧用童谣

儿歌和童谣简短、压韵、琅琅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者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成人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巧妙利用童谣对孩子进行提醒、启发及教育。

五、情绪转移

中国有句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道出了婴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教育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当孩子有不良情绪的时候,用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吸引孩子,及时转移注意力,使孩子从不良的情绪中尽快地脱离出来或者转移对某种事情的关注。

六、条件互换

“条件互换”法就是当孩子提出条件的时候,成人可以适当地向孩子提出某些条件进行交换,(回敬孩子一个条件)以便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有的时候则需要等待,有的时候是有条件的、也需要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还有的时候无理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七、明知故问

当孩子用不当的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大人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却有意装糊涂,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并适时地向幼儿发问,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本文根据胡轶群老师在每周微课分享整理而来,笔记内容有所删减,如果你想免费听74节育儿大咖微课,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每周微课”,关注我们,点击往期笔记,有录音有文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8,445评论 0 12
  • 我把java基础分为4点1. 思想2. 环境3. 基础4. 交互 一、思想 java的阵地在嵌入式上,最初是用来做...
    俞凌冰阅读 122评论 0 0
  • 070708.08:50@践行|王若楠|笑着走向你,007-1091http://mp.weixin.qq.com...
    Wendy285385551阅读 204评论 0 0
  • 1位保险公司的顶尖销售人员,在一次演讲中披露了自己工作时的诸多技巧。 底下有位观众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把这么重要...
    幸运之星17阅读 451评论 3 7
  • 文|s蒺藜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窗外的雨还在不停地下。 “我男神和他女朋...
    s蒺藜阅读 480评论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