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生活中的编码》听课随笔

21日上午第二节,宋老师和我们班的学生共同探究了一节综合实践课——《生活中的编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老师以生活中的数字入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随后让学生从“速度之星”到“老师的小帮手”,再到“小小编码师”,宋老师用这样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比赛学习的积极性和善于发现、自主创造的能力,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速度之星——通过比赛查找所学单元的内容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发现翻看目录能够更加迅速快捷,页码能够提供了便利。(页码就是书中的编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的小帮手——通过查资料、观察身份证号,能够帮助王雪老师填写报名表中缺失的邮编和出生日期,同时探究出数字编码具有“规范(月份用0占位)、唯一(只能对应一个人)、不变(成长的过程中不再变化)”的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小编码师——根据编码“规范、唯一、不变”的特点,为学生编学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课堂中宋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充分体现了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同时宋老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形象生动的展现数学知识,因此同学们都踊跃回答,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后,我们在办公室进行了评课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生活中的数字,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2.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身份证号,可以先让知道的学生说一说,后讲一讲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

3.让学生说一说编写学号的时候,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更有对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编码中为什么不用年级了(横向比较)?为什么要用0占位?为什么要用到入学年份(纵向比较)?

4.让学生探索自己身份证号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展示部分学生的身份证号?让学生说一说从身份证号中观察到的出生日期是?猜一猜是男生还是女生?

把所学所知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研员李会平老师听取了大家针对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的想法和建议后,提到了以下几点:

1.“速度之星”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比、想、试。比速度,发现有快有慢;想一想,快的原因是什么;发现诀窍,再次尝试。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不要急着小结,而是应该慢下来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去重复、纠正、补充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达到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探究者、活动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教学时语言的抑扬顿挫,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身份证号的讲解可以更加细致,如最后一位校验码X的出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4.身份证号的探究——如果学生不知道,可以去尝试编码,让数学的学习应用于生活。也可以出示一位同学或老师真实的身份证,让学生去观察。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学生编码时,可以进行分组练习,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学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6.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最后的课堂总结前,可以搜集门牌号、电动车车牌号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节综合实践课、优质课的打磨不是靠一点灵感、一点勇气、几次磨课就能上出精彩、上出特色的,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每节课都上成一节经得住思考、经得起考验、经得起锻炼的不断改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课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次听课评课议课活动,我感受到了每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也感受到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畅所欲言才能快速成长,不断反思才能向前发展!

学习、反思、进步、成长,我们一起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