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 1: 结婚前对我挺好的,可是婚后慢慢的对我就没那么好了。总是觉得他在忽视我,很少察觉到我的喜怒哀乐。时间久了,我觉得他对我已经没有那么爱了。
Scene 2: 对象是家里介绍的,之前并没有多少了解,碍于父母的压力匆匆忙忙结了婚。婚后发现两个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现在又有了孩子。离婚吧,怕影响孩子;不离吧,日子过得很拧巴。
Scene 3: 结婚后我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照顾老公和孩子身上,感觉完全丧失了自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活得很苍白,要是有一天老公离开了我,我都不敢想象我会是什么样子。
......
套用托尔斯泰那句老掉牙的话来讲就是: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婚后过得不幸福,你会怎么办?
我们常常得到的答案无非有两种:一是离婚;二是所谓的为了孩子父母忍着。
看着当今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一度让我对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深深的忧虑。
离婚的理由成千上万,大有一言不合就离婚的趋势。威廉·W·哈维兰在谈及美国离婚率升高的原因时说过:婚姻太易于建立在肤浅而瞬息万变的基础之上。我想对于今日之中国,大概也是一样的。
没错,我们是提倡婚姻自由,但若把婚姻当儿戏,那就真是太天真了。
离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也许能,也许不能。那要看问题出在了哪里?如果只是盲目的离婚,谁能保证以后一定会幸福?
接下来我先讲几个关于离婚的小故事。
Story 1
林心如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父母为何会离婚,原文是这样写的:
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亲友来规劝,她只有一句话“他人很好,只是过不到一块去”。外婆气愤的骂她 “你就是书读太多,事儿就多了”。
也许我们觉得这个离婚的理由实在牵强,仅仅因为爸爸往妈妈的兰花盆里弹烟灰。但是往深处想,有这么简单吗?她说“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而他的爸爸在妈妈眼里是那种“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吃饭狼吞虎咽、没空陪她、记不住她生日、纪念日”的男人。
她在后文写道:只有我知道,一辈子很长,跟一个毫无生活品质,不修边幅的男人一起生活,比孤独本身还要可怕。
Story 2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由于是父母包办,徐志摩一直瞧不上张幼仪,第一次见其照片时,就嫌弃的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婚后对张幼仪几乎没有正眼看过。后来徐志摩恋上林徽因,坚决与张幼仪离婚,要知道张幼仪当时还怀有身孕。张幼仪呢,倒也爽快,不纠缠不抱怨,同意了徐志摩的离婚要求。
离婚之后,张幼仪并没有消沉,而是选择出国读书,后来回国任商业银行副总裁,服装公司总经理,人生过得也是相当精彩。
当然,张幼仪之所以能做这些事情,除去本身的能力之外,还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家庭背景。但是,这里提及这个故事,我只是想说明,即使离了婚,一个女人也可以让自己活得光鲜亮丽。
Story 3
余秀华,这个因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农民诗人,在出名之后,提出要和丈夫离婚。这一下子激起了强烈的社会舆论,有人便把道德的矛头指向了余秀华。
而余秀华却说她需要自由。
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对余秀华的离婚事件进行道德绑架。余秀华身有残疾,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对种种自由的渴望,尤其是在婚姻上,几乎并无主动选择的余地。她被动的接受这段婚姻将近20年,她说丈夫根本读不懂她的世界。我想在之前的日子里,她不是没有想过离婚,只是缺乏一个出口。而如今,她算是小有名气了,似乎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要借此机会逃离这段无爱的婚姻。她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我们大众应予以理解和宽容。
我们知道,诗人的境界都是极高的,要找到一个与之精神世界匹配的人确实不容易。余秀华虽然一直生活在农村,但正是这片多情的土地赋予她诗意的想象,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
这些人最终都是离了婚,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
那么之后她们是否过得幸福呢?具体幸福与否我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她们在离婚前或者离婚后,都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人生的出口。
对于林心如的妈妈而言,活得精致就是她的出口;对张幼仪而言,不卑不亢,积极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出口;对余秀华而言,写诗就是出口。
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你觉得婚姻不幸福,不管是离婚还是选择忍受,你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人生的出口,唯有如此,才能摆脱婚姻不幸的阴影,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的丰盈起来。
其实不仅仅是女人,男人也是如此。谁都不可把幸福的赌注全部压在婚姻上面。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最为重要的。你只有自己变得优秀,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婚姻。
婚姻需要经营,需要两个人一起去呵护。当然,两个人还要能一起走,若是一个走的快,一个走的慢,时间一长,心的距离越拉越远也是不可避免的。
最好的婚姻是成就更好的彼此。如若不然,那就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