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病逝。而今天是他二十周年纪念日,公众号、朋友圈都在开始纪念王小波,确实,现在的时代,一个作家如果会让人记住或是记起,一个是他死的时候,一个是他逝世时的日期。
其实,我是在大学的时候,才读王小波。那应该是大二的一个夜晚,在文学社认识的一个朋友,特意打电话过来,我站在宿舍的阳台上,听他说了一个晚上的王小波,他的激动、兴奋、难以掩饰的崇拜,我在电话里都可以清晰听得出来。经他这么推荐,后来我买了一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全集》,开始慢慢看他的小说、杂文,读《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初读王小波,是惊艳,也是惊讶,惊艳的是原来有这么黑色幽默,又流畅好看的小说。惊讶的是原来小说可以像他那样写,写得还那么有趣。确实,王小波的写作即使不算特立独行,大概也是独树一帜,当时,流行的说法是,王小波是在校园里先火起来的,一部分原因便是,王小波当时的小说,虽然惊艳,然而基本上都难逃被枪毙的命运,赤裸裸的性描写、赤裸裸的讽刺、象征和黑色幽默,当时,杂志、出版社都不敢刊登他的作品,于是,他著名的《白银时代》,倒颇有些影射自己的味道。
到后来,我开始读他的杂文,他说,写杂文,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看法,重申常识,也正是时代常识的缺失,让他那些幽默、风趣、极富反讽意味的杂文得到口口相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等等名篇,被后来的人无数次的引用,被奉为写杂文的圭臬,他们都称自己为“王小波门下走狗”。起初,我爱上他的杂文,因为他的智慧,虽然是重申常识,然而,如果能让常识写得那样有味道,余韵悠长,我想王小波之后,无人能及。身受西方文学浸染的王小波,他的常识里是普世价值观最好的注脚。他常常引用罗素的话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王小波死后,开始慢慢大热,尤其是经过李银河的推崇。以至于,现在的文艺青年,谁要是不认识王小波,又或者没有读过《黄金时代》,都会被嗤之以鼻,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尤其是自认为摆脱了吟风弄月、饱经沧桑的文学青年,都应该奉王小波为师承,对于国内作家群中,他大概会是除鲁迅之外,文学青年最津津乐道的作家。
后来,我毕业、漂泊,但身边都会带一两本王小波的书,尤其是《黄金时代》、《沉默的大都数》。那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新版王小波全集,我也顺便又重新收集了一套,确实,读他的小说、杂文,你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阅读的快感,那个王二仿佛就是自己,他的文字流畅自然,他的行文兼具幽默和思辨性,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他的杂文,虽然常常隐喻一般的讲故事,然后,在重申常识。但读完后,你会被他的的智慧,被他文字表达,彻底击倒。
王小波之后,可以看到无数作家的骨子里或者是影子里,都住着一个王小波,写小说的,路内、韩寒、冯唐,写杂文的,李承鹏、李海鹏等等,从他们的文字里,偶尔可以跳跃性的读出王小波的味道,然而作家一部分是因时代而生的,后之来者,大概没有人能写出王小波一样的黄金时代,一部分原因,或许可以归因于王小波所处的那个时代,蒙昧,混沌,也因此现实生活成了作家最好的素材和灵感来源,这也就是后来的作家,模仿王小波,但似乎总是缺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不过有一点,后来的写作者,大概需要感谢王小波,那就是那种受到西方文学影响的“私人化”写作,写作开始转向自身,王小波受西方文学影响深远,从他杂文里随处可见的罗素、萧伯纳、君特格拉斯等等名字,我们都可以窥得一二。后来很多人,开始渐渐把写作转向更加私人化的写作。
王小波死后,读王小波的人越来越多,评论王小波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读过最好的王小波的评论应该是李静,他写《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可以读出她深厚的文学理论底蕴,最难得的是她曾经和王小波有过约稿等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她写出来的王小波饱含深情,似乎在替王小波写下那段不为人知的小史,李静的评论文辞优美,感情充沛,读她评论下的王小波的文字,自然立体、饱满。
现在,由于信息的轰炸,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纪念或缅怀某一个人,前不久是海子,现在是王小波,过段时间又是陈忠实逝世一周年。其实,此时我们可能安静下来,读读他们的作品,或许会比更多的评论和缅怀真实、有用,我们怀念他们,不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字曾经打动过我们吗?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记得他在《黄金时代》里的那段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