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の胡柴】是心理咨询师胡素青和心理学爱好者柴丹2017年共同创作的心理学漫谈专栏。
柴丹:前段时间我跟家人出去旅行了:我、我妈、我老公和一岁多的孩子。在旅途中一般是由我来安排行程,包括每天去哪儿玩,住哪儿,吃什么东西。因为我觉得我老公有时候有点儿糊涂,而我妈已经六十岁了,肯定不能指望她啦。一般来说我都是通过手机app来收集信息做出选择的。但有一天下午我们玩儿到比较晚,我又累又饿,连摆弄手机的力气都没有了。我的情绪有点急躁,就跟我老公说:干嘛每天都是我来安排呢,今天由你来决定吃什么吧!他就说,好吧。然后他就慢慢悠悠地走在前面,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逛。
胡素青:你接受不了他这种状态吗?
柴丹:有点儿。这儿对他来说也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嘛,我就觉得,这样怎么能找到饭店呢。跟您说我都是怎么做的吧,去之前我要在网上做很多攻略,到了地方呢,我要用app定位,查附近都有什么好吃的,排名怎么样,就是要做非常严谨的一个方案。(我是处女座的。)这次我真是太累了,就很被动地跟着他们走。走着走着我妈就指着路边一个小店说:“张猫猫的店,这个看起来不是不错吗?”我一看这名字就觉得有点跑题,不像一个饭店的名字啊。但我又太饿了,就跟着进去看看,看起来还可以,是卖本地特色饭的。我老公也表示没什么异议,我们就坐在那儿开始点菜。点菜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饭店起的菜名很多都很奇怪,有点抽象。我很保守地选择了自己看得懂的:给自己点了一个猪脚饭,给我妈点了一个菠萝饭。等到我老公点,他思量了一会儿点了一个“冲浪鱼”。我心想,什么是冲浪鱼啊!听都没听说过,太冒险了。等到菜上来的时候,我发现这家的饭菜做的非常好吃!而且最好吃的就是我老公点的冲浪鱼,我们都抢着吃他的菜。
这件事后我有一些联想。因为以前看过这样的说法,人工智能的过度发达,会削弱人类相应的天然机能。我觉得这次经历就体现了这一点。我很习惯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把旅行攻略做得非常详尽,而我的两个旅伴呢,一个是不会用现代工具,一个是懒得用。但这次吃饭的经历恰好让我觉得,人家这两个不做任何攻略,不依赖任何人工智能的人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在我们出游的八天时间里,这顿饭吃的是最好吃的,是最大的意外之喜。所以我就想聊聊依赖人工智能,依赖手机,依赖大数据,是怎样影响了我们自己的感觉能力和选择能力的。
胡素青: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应该这样说吧,我觉得这次选择的饭菜很好吃,也许下一次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还要靠你的攻略呀。但是不管下次点的饭菜好吃不好吃,也不管下次你的攻略有没有用,我觉得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对待生活的两种态度。一种就像你一样,严谨保守,你愿意去尝试的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你把行程安排得很周详。这种方式有好的一面,你会觉得好像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好像一切发生的都是应该发生的东西。但这种方式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说你会缺少一些意外,包括好的意外和不好的意外。因为你已经规划地非常完善了。你愿意选择你这种严谨的生活方式呢,还是愿意像他们一样,选择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
柴丹:没错。我觉得您说的很对,当吃到美食的时候我只想到他们的好处了。不同的个性可能驱使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行动,选择的倾向性最终形成了习惯,反过来固化了一个人的个性。也许这件事就提醒我每一种个性都有其好处和弱点。追求周密、完美的人在获得掌控感的同时会可能会限制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随遇而安的人在遇到意外时,特别是负面的意外时需要承受更多心理压力。
我觉得在讨论我提出的问题之前先讨论了不同类型的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是很深刻的。似乎这两类人基于自身的习惯,对人工智能的免疫能力是不一样的。当我们遇见一家饭店,实际上这个事物本身是带着许多可以感受到的信息的。但我这样一个追求控制感的人,第一反应是寻求数据的帮助,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已经切断了直接去感受这个事物的通道。而他们因为没有依赖任何工具,是全凭自己的感觉去寻找和做选择的,而且无论他们做出的选择是否明智,他们还能从实际经验中得到反馈,去丰满自己的感觉能力。而我如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我肯定会归咎于大数据的不准确。
胡素青:他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是不太依靠那些工具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感受的。
柴丹:是这样的。也许在需要收集信息、做出抽象推论的事情上他们并不擅长,但在需要依靠直觉的事情上,我觉得他们是有优势的。而直觉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不是经常建议我们听从自己的心吗?
胡素青:道德经上有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知识是靠积累的,似乎知道越多越好,但大道是要做减法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受外部信息的干扰,听从内心的声音。当我们学的知识越多,掌握现代化的工具越多的时候,反而对自然的东西懂得越少,丧失了本能的感受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知识和工具帮助我们去做判断,这在现代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但就像你领悟到的那样,如果由于依赖这些工具而切断了心的感受能力,是得不偿失的。
柴丹:也许在我们过度使用工具,惯性地依赖工具的时候,内心已经处于麻木或怠惰的状态。恰到好处地使用工具需要一颗敏锐的心。
胡素青:还有一句话:“每一粒米都有每一粒米的味道。”对待生活,无论是遇到好吃的饭菜还是不好吃的饭菜,抑或是遇到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事情,如果我们用享受那唯一的一粒米的感觉去体验,这样才是真正地和生活连接在一起了。其实我们要理解的是,人生这趟旅途就是充满了意外,也充满了惊喜,如果我们不用心去感受,显然我们无法更充分地享受这趟旅途中的风景。
END
胡素青:洛阳素与朴心理工作室创办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瑜伽教练。柴丹:心理学爱好者;译作:《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这样带出高估值团队》、《慢生活》等。2016年我们在荔枝FM开播【素与朴心理学聊天室】,2017年开设【柴胡の胡柴】文字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