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知识的囤积和运用

这段时间开启了一个新的任务——学习后的复盘(第一次),这次的任务是对比第一学习刘润5分钟商学院内容后,结合其他老师的课程进行单点模块的融合,在我所选择的课程里很多老师的课都是略有重叠的,这让我有了更多的角度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感觉很好。

这次是对着书进行的,目前正在进行商业篇的整理,把其他老师的课程结合润总课程的单点概念进行总结,再用另外一个本子进行分类,把能用的东西整理,进行扩散性地思考。对于策略性的东西我这会儿突然想到或许还应该结合后面工具篇里的技巧工具进行分析,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东西可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太多有用的东西,太多新奇的东西,得学会所学东西中的底层逻辑,认识它,理解它,运用它,这点儿我觉得蓝西做得很棒,我想这跟她所处的环境和长期地进行落地有关。

一直以来都用这样的话流传着:学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大实话,知识学起来容易,能融会贯通地用起来难,更多时候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把学的东西都忘了,还是在凭经验、凭感觉做事,这是常态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出来。理论只能指导实践,而不能直接改变现实,这个过程中还缺少一个付诸实践的行动,我特别喜欢小罗伯特唐尼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他对未来的预判、想象、思考和落地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对客观环境的利用),我们在做每一个决定、动作的时候,90%以上都是想一步做一步,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考和准备,工作中的误工、失误大多都是这样来的。

前些天跟朋友喝茶的时候,我还特意问起过这个问题,做一件事的时候有没想过做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我在某本书里看到过这样地一种说法,你能够把一件事行动的结果想得越清楚越细致,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大,而不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方向,在想的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把曾经片面、简单的思考不断深入,是一个纠偏的过程,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作为前提。

吴军在硅谷来信里特意提到过人的记忆问题,不是记忆力变差了,而是人的提取功能(对记忆的)出了问题,多学(交叉积累)多用(记录和使用)才能融会贯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