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善思 博采众长

这个学期听了许多课,从这些课中引发了我许多思考。特别是4月14日,东岗片区三节年轻老师的英语竞赛课给我很大的启发(共5节,为了让搭班新老师多听课,自己少听了2节课)。我感觉一个人的能力与年龄大小不成正比例,只有“好学善思,博采众长”的老师才能迅速成长。

“闭门造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博采众长: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有些工作行为可谓是“闭门造车”,工作质量与效果大打折扣。原因有很多,客观原因是因为现在学校的工作很繁杂,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致思考某些事;主观原因也有,认为听课学习会扰乱自己的教学工作,认为英语课与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毫无联系,听了没用,还耽误自己的教学任务,心想:听一些无关的课还不如自己埋头苦干更实在。这样虽然也会有进步,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多听课,多“博采众长”才能加快前进的步伐。


例如:吕家小学李江英老师上课体现了一种豪放的特点,借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是初次见面,互不了解,课前如何互动,如何快速达成默契,有效驾驭课堂是考验李老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时候。课前活动明确各种指令:有口头指令“师说AB,生说CD坐好。”有手势指令:“师手掌上扬,声音放大,手掌下滑,声音放小”触碰指令:“触碰一下单词卡片,大声念出单词”分组指令:“快速分组,T1,T2,T3 ,T4 设置争夺小红花奖励规则”……李老师只用了短暂的几分钟,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了一种默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件的制作很精美,实用,过渡自然。有“春夏秋冬”美景图,让学生明确季节的划分,引出四季“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有反应季节特点的图片,引出形容词“wark,hot,cool,cold”;拉近了英语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英语的距离。学生对英语的感觉是有趣,是亲切,而不是害怕。学英语如同做游戏,猜谜语,好玩,轻松。课件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是锦上添花。课中,由于临时停电,李老师依然是泰然自若,胸有成竹,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活动正常有序,不受干扰。李老师的暗示法,口令法,开火车法,触碰读词法,变声调读词法,奖红色法……多种教学法,互动法有机融合,运用的恰到好处。整节课的课堂氛围非常轻松、愉快,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教学效果非常好。

李老师之前任教的班级学生数只有十几个人,今天面对的是五十人,而且是在没有提前接触的前提下开展了这次的教学活动。李老师的课,教学秩序井然,课堂氛围融洽,教学效果显著。我非常惊叹:一位参加工作只有几年的年轻老师,成长如此之快。

从这节课上,我学到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运用“变调法”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生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运用“触碰法”可以与学生亲切接触,调动学习积极性。运用肢体语言,转移学生注意力,让容易分心的学生立马回头。

又如涌矿小学的曹彬钰老师,制作了贯穿全课的精美课件,从欣赏四季歌开始,到交流歌曲内容,到复习四季单词,引出各季节适合的户外运动,到交流你最喜欢的季节;从单词学习,到短语学习,到语句(对话)训练。做到环环相扣,教学紧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授课内容信息量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效率高。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快乐记忆。曹老师参加工作只有一两年,而她的上课如此灵动,让人佩服。

……

看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学会打通学科之间的界线,才能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为我所用。备课的灵感在哪里?教学的灵感在哪里?我觉得要懂得学会做学生,学会做听众,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看清自己的短处,明白别人的长处。

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好学善思,博采众长”,让前进的脚步迈得更大更有力!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