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年轻人不愿进厂

上下班路上人山人海,拥挤的人群大家有说有笑……随着时代发展,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很多80后的回忆。

如今很多工厂艰难招工,却是很少人问津。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厂,甚至“进厂”成为一个略带讽刺意味的词。细细想来年轻人人不愿意进厂是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从工厂方面去找,就会发现我国工业发展较晚,很多方面没有成熟,有时候为了经济发展忽略了管理,特别是对人的因素重视不够,没有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关怀,大多数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公司和员工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队伍参良莠不齐,管理人员肆意权力使得矛盾激化,加上超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员工疲于应付。特别是年轻人年轻气盛自然很难接受。

其二,再从自身去找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他们上班就是去体验生活!离谱的是到了夏天要请假回家避暑!究其原因——他们父母有积蓄。

搭上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了他们这一代,他们的父辈也积累了一定积蓄,以国人的家庭观念来讲没有不疼孩子的道理。反正社会上机会那么多总会有一个门路适合自己,要趁年轻要出去好好闯荡一番才是。如果不是为了“体验生活”,没有必要进厂“受苦”。

最后不得不提的社会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强势崛起,人们得到信息更便捷、内容更丰富,眼界自然不同。各种各样信息五花八门,让人很难作出区分,从而作出正确选择。人的好奇心让人开始随波逐流,只要有热点就一拥而上,今天做这个明天换另一个,赚快钱的思想泛滥,而这种快感确实让人欲罢不能。

不可否认有人真的成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处于“陪跑”的状态。然而却不能阻止更多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

“出门不就是为了挣钱?坐着就能把钱挣了不挺好的?”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寻求所谓“躺赢”的方法。归根到底还是金钱作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有钱人更有话语权!成为一个有钱人是人们心里最大的现实。

谁不曾畅享着“有钱了以后我就……”这样的场景。

有时候看到很多专家走上台前,用力的呼吁着,分析着实业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脚踏实地!甚至不惜批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但是关注的人却寥寥无几,看着非常寒酸。

做实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大量精力、大量时间,最后还不一定能够得到预期的回报。而这个漫长过程会让人的意志消磨殆尽,多数人半道转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作为后来者,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更懂得怎样去选择。是追随前人走过的路也好,走自己的路也罢,都是一种活法,太多的苛求只会适得其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