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tudio在3.0版本中,compile 指令被标注为过时方法,而新增了两个依赖指令,一个是implementation和api
Android Studio引用第三方库很方便,只需要一句代码就可以搞定,几种引用第三方库的方式,总结一下:
方式:1:它就会自动把这个包下载下来,并且引用它。节省git空间,而且修改版本也很方便。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support-v4:23.3.0'
方式2:引用 libs下所有jar包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方式3:引用一个jar
compile files('libs/fastjson-1.1.53.android.jar')
方式4:引用一个aar文件,注意并不能像 方式2 那样自动引用全部的aar,而需要对每个aar分别进行引用。
compile(name: 'aar_file_name', ext: 'aar')
方式5:引用库类型的项目
compile project(':xxxsdk')
方式6:仅仅在编译时使用,但最终不会被编译到apk或aar里
provided files('libs/glide-3.7.0.jar')
在项目开发中,通常会有很多module,而这些module之间往往是相互依赖的,而当我们修改其中一个module的外部接口,那么依赖了这个module的其他module,需要重新编译,这样gradle就会编译很慢。
优化
这个操作是可以优化的,所以在android studio3.0 的bulid gradle中就出现了 api 和 implementation作为compile的替代。
- api:和 compile 的作用一样,当前 module 会暴露其依赖的其他 module 内容。
- implementation:只在内部使用了该 module,不会向外部暴露其依赖的 module 内容。
说明
比如说我们新建一个项目Demo,在该项目中新建一个module(testlibrary),用该项目去依赖该testlibrary。我们在testlibrary中添加fastJson依赖,通过implementation,如下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com.alibaba:fastjson:1.1.67.android'
}
那么我们在testlibrary中我们是可以使用fastJson,但是我们在app的中是无法使用fastJson的。
api 指令
完全等同于compile指令,没区别,你将所有的compile改成api,完全没有错。
implementation指令
这个指令的特点就是,对于使用了该命令编译的依赖,对该项目有依赖的项目将无法访问到使用该命令编译的依赖中的任何程序,也就是将该依赖隐藏在内部,而不对外部公开。
用api指令编译,依赖对app Module 是可见的
用implement指令编译依赖对app Module 是不可见的
在Google IO 相关话题的中提到了一个建议,就是依赖首先应该设置为implementation的,
如果没有错,那就用implementation,
如果有错,那么使用api指令,这样会使编译速度有所增快。
参考 :
https://blog.csdn.net/w958796636/article/details/52919582
https://blog.csdn.net/zhouxianling233/article/details/78772786
https://blog.csdn.net/zhf6751134/article/details/7885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