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妹谨启

妹,你会觉得这封信将和你探讨什么呢?晦涩的学术指导?——本来有可能的。但这里竟然说了,下面便必不可能。

毕恭毕敬的寒暄又不符合你的年纪身份,属于破格的抬举;年轻男女之间平平的闲散话,说着可气,你也知道我必不可能聊。我是傲的,又历来是善为人师的口吻,由此便聊你我当下之责任。

先声明,对于年轻人的提携和观察是我不容推卸的学问研究。也是我给你写信的动因。话说回来,你最近在学习外语唻,每天要拿出三到四小时的分门别类地去学的,做好摘记。外语是项技能,不可只把它当成纸面知识去学,要做听说训练的。每日计划要定量并鼓励自己完成。重在重复,我就不过多干涉,你历来有自己的主见和节奏。

人文社科方面,包括政治和专业课题,你要更多地去和有经验的教师对谈。要知道纸上学来终觉浅,书中所获更多的是你能理解到的,而对话却往往有启发性的。我是鼓励的,并且大为推崇的,让年轻人多做沟通,以避免学得过于死板又缺乏输出锻炼。思考你的文学课题,利用文学打开历史文化视点,要多写论文的,不能只有概念,更不可只泛读,而要作系统的解释,好生发出“自己的学术”。注重写,笔就是最好的思考——语言是思想的母亲(这是名言的)。

我也晓得对于考试的硬性要求、固定试题你也是要刷的,这是应试不可避免的,可是自己也要有足够硬的底盘,这会让你脱颖而出。做学问的专业气质和研究到深处那种喜不自禁的成就感,曾经推动我,也一定会推动你。所以,艰深的学术建设和技巧性的准备应试都是在往同一个方向上努力,不可避重就轻。

暂且说到这里,希望你能知书达理,因袭家族的传统,也更盼望着你不被任何标准所桎梏,胸有文思,卓尔不群,系统地去把握自己的人生的学问。


日期:2025.8.8

表哥携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