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湄是我大学本科中文系的同学兼室友,寝室四个人,她睡在我对面的铺上。
她是四川人,个子娇小,皮肤微黑,一头自来卷短发,眼睛清亮,顾盼生辉。嘴角一颗小小的黑痣,平添了几分秀气。
大一入学报名,我和湄一见如故,回到寝室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一起上课,一起下学,一起吃饭,一起玩闹,有时候谈论些酸腐文章,偶尔也会聊聊大家的八卦。
那时我的感情一片空白,小说读得多了,偶尔也会幻想自己会谈一段怎样的恋爱。我和湄很少提到爱情这个话题,我常常想,成天抱着书不离手,喜欢舞文弄墨,多愁善感的湄,会找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个周六的晚上,湄发低烧,我陪她去校医室开了些药。回到寝室,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不时低声叹气,犹豫了半天,对我说:“能借一下你的手机吗?”
当时手机在学生中普及得并不很广,湄的家庭条件不算好,一直都没买手机,偶尔有急事的时候会借我的手机给家人打个电话。听她向我借手机,我以为是身体不舒服想和家人说说话,立即递给了她。
不过,湄没有像我预计的那样窝在被窝中给家人诉苦,而是吃力地下床,沉默地穿戴整齐后,出门打电话。不过她出去后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就回来了,脸色苍白,有些颤抖地把手机放到我面前。
纠结,不甘,痛苦,种种情绪在她脸上交织,好像下一刻马上就要哭出来。
“怎么了,这么快就打完了吗?”我问。
她摇摇头,彼时寝室只有我们两个人,她直直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儿,终于不再压抑,低低哭出了声。
“我想打给我老师……”她一字一顿,“我喜欢的人。”
二、
湄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那个人是她在县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也是班里的语文老师。
“他大学毕业后就来我们学校了,是全校最出色的语文老师,文笔非常好,不管是写诗还是写小说,都是一流水准”,尽管还生着病,但湄说起他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光彩,“第一次在课堂上听他给我们念他写的诗,那些文字那么美,那么热情,那么有张力,我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
湄是语文课代表,自然和老师经常接触。湄崇拜自己的老师,对方也爱惜她的才华。因为他的提携,湄也愈发在语文科目上努力,一直到毕业,语文成绩都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心情开始变质了。“看不到他的时候,我经常会想他。想他现在在干嘛,算着下一节语文课是什么时候。上课的时候,眼睛也会一直盯着他看,有时候他的眼神飘到我身上,那种感觉,我觉得就是幸福吧。”
她青涩而炙热的感情,那个阅历比她丰富许多的老师不可能感受不到。然而,对方没有明确的拒绝,或者说要刻意保持距离,依然毫无保留地关心着她。除了课业,连生活上的事情也会过问。
“他是喜欢我的。眼神和动作不会骗人的。”湄说,“有一次闲聊,我说喜欢琼瑶写的爱情故事,比如《窗外》。我对他说,自己也向往这样的感情。他听了,对我满含深意地笑了,说他也觉得这种感情很纯真很美好……”
说完,湄抬起头,对我说:“其实进大学后我也常常给他打电话的,基本每周至少都会打一个。”
我沉默了一会儿,问湄:“那你准备怎么办,以后你们会在一起吗?”
“不行啊,他有家庭了。我碰到他的时候,他的儿子刚刚两岁,”湄面带苦笑,“所以,虽然刚才我真的很想打电话,很想听听他的声音,但是突然想到今天是周六,他很可能和家人在一起,于是在拨通号码那一刻,我挂断了。”
三、
自从湄和我分享了这个秘密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她不再避讳,开始更加频繁地借我的手机,甚至有时会和那个人发整晚的短信。第二天精神萎靡,但欣喜却溢于言表。
她依然常常给老师打电话,当然,都是对方家人不在的时候。
老师有时给她寄东西,有书,有老家的特产,还有自己偷偷写的满含情愫的文字。湄也会给对方准备礼物,为了赶上老师的生日,曾经在期末考试期间熬了两个夜为他亲手织了条围巾。
湄是很情绪化的人,有时候想到那个人,她会哭,会怨,会恨,也会觉得自己不道德。但是,她完全停止不住这种感情。那个人是她学生时代最耀眼的光,带给她最初的和最深的悸动。
这样的感情体验也让湄的心思更加婉转细腻,笔触更为温柔多情。低头沉思的样子,有种朦胧的美。
有一次班级聚餐后,大家在学校楼顶喝啤酒,湄喝多了以后靠着我的肩开始哭,说自己好累好辛苦,后来甚至试图从楼顶跳下去,其他人都被她吓到了。我把她扶回去,她又拿了我的手机跌跌撞撞出去打电话,过了好久才回来。
躺在床上,她幽幽地说,“你知道吗,我是真的爱他。记得高三那会儿有一次我生病了去打点滴,他带我去的。路上走着有一下没站稳,他轻轻扶了我一把,肌肤触到的那一刻,我就像被电了一下,差点蹲到地上。那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最亲密的一次肢体接触。我想,不会有别的人再给我这样的感觉了。”
湄说,老师和自己妻子的关系并不好,那个女人是家里介绍的,完全不懂诗情画意,也不懂欣赏他的才情。老师说,现在孩子还小,再大一点一定会考虑离婚的。
我曾经见过湄的老师一次。大二那年的夏天,有一天湄悄悄告诉我说第二天她要翘课,因为老师出差来到我们所在的省会城市了,挤出时间可以见见湄。
第二天一大早,湄就出去了,到了晚上宿舍快熄灯的时候,我看到手机上有个陌生来电,接起来是湄的声音,叫我去学校东门等她。
那天晚上,月色少有的美丽,天上还有星星。我站在门口,远远看到一辆出租车开过来。车门打开,湄走了下来,紧接着后面出来了一个男人。
湄走到我面前,给我介绍,说这是她老师。就着月光和昏暗的灯光,我看向那人。三十多岁的年纪,普通身材,偏瘦一些,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朴素的蓝色衬衣,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的班主任。长相不算很出众,但举止稳重,笑意温暖,见到我也无一丝慌乱和尴尬,反而是落落大方,让我更加确定这是个非常成熟的男人。
他把手上提的一包东西放到湄手中,又嘱咐了几句,坐着来时的出租车走了。我看看那包东西,里面有好些书本,湄说还有条裙子,都是老师送给她的。
“我想让你见见他,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湄说,“今天去了好多地方,聊了好多,很累,但是很开心。”
说这句话时,她的眼睛就像那晚天上的星星一样亮。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她的老师。
四、
上大三以后,学校搬了校区,原来的寝室被打散了,我和湄去了不同的寝室。她也买了一支新的手机,从此再不用借别人的手机了。与此同时,她的打扮也越来越时髦,会更加悉心地装点自己的容颜,也愈发有女人味。
大三的课程并不多,有的人开始找实习,像我这样的则开始准备考研。因为想跨校跨专业,所以需要做不少前期工作。湄则在新室友的带动下参加了一个校园社团,很快就积极投入了社团工作中。
因为各有各的忙,又不在一个寝室,我和湄在一起的时间开始变得少了起来。谈论她老师的时候更是有限。她告诉我老师今年带高三的班,又成了年级组长,特别忙,有时候都没时间联系。但因为成了年级负责人,后来又过来出了两次差,她也因此又单独见到了他,有一次还空出了大半天去郊区景点走了走。
湄在社团中很活跃,很快成为了骨干分子。社团里的理工科男生,对于她这样活泼漂亮的女文科生甚是热情。湄很快和几个数学系男生熟稔了起来。
之后,她开始频繁给我提起这些人。男生A很爷们儿,受女孩子欢迎。湄的室友喜欢A,但是A却对湄有意思。B是个皮肤白皙的文静男生,有点小腼腆,写东西不错,喜欢李贺和钱钟书。C呢,是团体里的搞怪高手,有他在永远不会冷场。D是个大胃王,可以在一顿饱饭后再吃上百串麻辣烫……
因为湄的关系,我也和这些人有过交集。看得出,湄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喜欢接受A对她的好,同时对B又带着些复杂的欣赏。
当她不知道第几次对我说起这些人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她的老师,那一刻真的很想问:“你还那么喜欢他吗?”但是终究没有问出口。
五、
时间如流水。我紧锣密鼓准备着考研,湄也开始找工作,一晃就到了大四。毕业近在咫尺。
一个初春的下午,我去学校图书馆看书,顺便约了湄出来好好聊聊。
沿着梧桐大道一路走过去,我们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近况。坐在湖边椅子上的时候,湄正说着她周末要和社团的人出去旅行。
我沉默了片刻,缓缓问道:“你和你老师现在如何了?”
她顿了顿,说:“别提了,我不想和他再联系了。”
我哑然,急忙追问道:“为什么啊,你们之前那么好的。”
可是湄说的原因却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她说,有一天她和老师打电话的时候,刚打过去说了一会儿话,老师就急匆匆挂了电话,说有人找他,让湄十分钟以后打过来。
湄站在那里,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以前在她和老师的电话联系中,几乎每次都是她打电话给老师,而不是老师打过来。
“他的电话接听是免费的,也就是说每次都是我花电话费。这么点钱都要计较,他真是自私。”
我愣住了,就因为这个原因吗?“会不会你想多了?你老师是有家庭的人,工作又很忙,也许你打过去的话他好处理些。”
“有什么好不好处理的?他就是不想花那点电话费!”湄语气怨愤,“真不知道我当初为什么爱上了这样一个人,这一点点便宜都要占。想想觉得好后悔,为自己感到不值。”
我久久没有说话。我亲眼见证过的那段感情,那段占据湄年轻生命中最鲜活的岁月,让她可以开怀大笑到极点,又可以哭着颤抖到泣不成声的感情,就因为这样一个电话灰飞烟灭了?
湄说,顿悟是瞬间的。当她想清楚后,就再没主动打电话给老师。后来老师联系她,她也经常以学业忙和准备找工作搪塞,现在只是没有挑明自己的态度罢了。
我又再次沉默了。曾经以为湄要断绝这段关系会经历撕心裂肺的痛,会一路走到到山穷水尽才会回头。没想到,原来这么简单就可以抛弃过往。而最后留下的最深感受竟然是后悔和不甘。
其实,早点结束对湄也好,何必去走这么辛苦的情路呢,年龄差距明显,身份背景不同,更何况对方现实中是已婚,这样的感情到最后也许注定是悲剧。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现在戛然而止。
在我最纯真的年代,离我最近的一个女孩子,曾经真实地演绎过什么叫奋不顾身的爱情。抛开伦理道德和世俗眼光,我曾经真的很佩服湄的勇敢。但是以这样一种有些不伦不类的方式画上句号,我自己都觉得可笑和悲哀。
此后,湄没有提过她的老师,也没有像我猜测的会和社团中的A或者B谈恋爱。再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离开了这座城市,湄在当地找了份还不错的工作。彼此有了新的生活,人生轨迹越来越不同,渐渐地,大家失去了联系。听别的同学后来说,湄和自己的一个同事走在了一起。
时至今日,不知道湄回想起自己原来的这段爱情,会是怎样的滋味?
至今我仍然在思量。湄的老师到底有没有真心爱过她,每次让湄打电话过去真的是在意那一点点电话费?湄和他断了联系以后,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湄愿意继续,他会离婚吗?
而湄,真的是那么爱她的老师,还是只是爱上了少女时代那幻想中的爱情?至于她对老师瞬间的死心,并非偶然,打电话只是一个导火索吧。也许,背后更大的可能,是湄后来的逐渐成长,以及慢慢经历的人和事为她开辟了新的世界,褪去青涩的同时,也让她认清了其实不应该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个县城的中学老师身上。
不管根源是什么,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随风而去,最终了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