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1卷理综第8题到底选什么才叫做科学精神

2018年全国卷一卷理综第8题引起了广泛争议。原题如下: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中A选项中,果糖为单糖,而B选项中,大部分酶为蛋白质,而还有一部分是RNA,因此AB选项都是错误的。此题却是一道单选题,并且考试院公布的答案中正确选项为A。那么,选B的考生岂不是就在高考中白白亏掉了6分?虽然后来这6分已经加上,至于为何我们无权妄加评议。但这道题目背后的深刻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去体会。

其实,在试卷上有标明这是一道化学题,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有明文如下:


而化学选修五中则表达为:


而关于有些酶是RNA则是在生物必修一中出现:


呵,连课本都在捣糨糊。虽然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咱还有一种酶,课本里没提到,咱百度一下做个补充:


最后大致出现了三种党派:A党,或党,和党。

A党认为:既然是化学题,那么我们就应该按照化学知识来答卷,并且不应该包括选修内容,这对没有选修该内容的考生是不公平的,因此这道题出的没有问题。

这种说法让人不禁点点头却又不禁觉得可笑,最后却令人悲哀的笑不出来。对,按照考试来说没错,但是我们努力了这么久依然没能让人们为了科学而学习,依然被“应试教育”这个名字牢牢禁锢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可以用分数作为知识的指标的那一天?

或党认为:既然两个选项都是错的,那我选哪个都符合“以下选项错误的是”这个题目,而且我们应该具有科学精神。

咋一听似乎更加有理,可仔细一想你会发现这不过是用“科学精神”的名号谋取私利,如果说你选了B,那么A错的如此明显,你又为何不选?倘若你说没看到,那一个粗心的科学家也不会注意到那些发现的微小闪光,做不出什么成就。你要是说看到了,但觉得B才是错的更明显的那一个。不好意思,那既然都错了,你为什么不都选,你的“科学精神”此时又到哪里去了?最终还是屈服在了分数的威逼利诱之下。

咱觉得选A的肯定没错,不过咱是和党,咱认为要鼓励AB都选,即使此题为单选题,我依然认为,选了AB的考生应该得到分数,甚至是更高的分数,在“洞穴奇案”中,法官尚可以从立法精神的角度而非刻板的法律条文作出无罪宣判,就如同“法律为人服务才有意义”一样,如果我们探索“考试精神”,我认为,考试作为我们选拔人才的手段,不应该过多受到旧有规则的约束,我们应当在考生提出对于科学与真理的坚持时予以肯定与支持,从而激励人们为了科学而学习而非为了分数而学习。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让这些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走进更好的大学,这必然是中国的损失。并且,对于高考的信度和效度来说,也只有以科学为依据,毕竟科学本身总不会变吧,它要是变了,咱都得跟着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听你的标准单选了一个A的给他分,选B的就不符合考试要求,是没有分的,要是真有坚持科学的,你也千万别吝啬,该认错就认个错,管它单选多选,别耽误咱科学界的发展。

最后,对于那些看到两个错误选项时以为要选正确的,结果看到C正确就选了C的。真惨。嗯,真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