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饭局

《家乡的饭局》

      马鞍山当涂,江南小城,离南京很近。小城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十分钟,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每人两杯酒过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不是的…”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当涂不是酒乡胜似酒乡,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每人两杯敬一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便开始“壶搞”或称令狐冲(拎壶冲)。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壶,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打的”又粉墨登场了。所谓“打的”,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其实是拿来不能开,开了又喝了,酒喝好,得多少)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嘴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 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从有了手机,每个人都爱不释手,人手一机。 同学聚会,低头看手机;大家开会,低头看手机;走路爬楼,低头看手机;厕所...
    嫣然110阅读 224评论 0 0
  • 春雨带着些许凉意 在长着青苔的石板上溅出水花 屋檐下的小鸟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听出了春的声音 不时抬眼望望屋檐外 还...
    觉梦2016阅读 437评论 0 0
  •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诗中,那个可爱活泼的牧童骑着黄牛悠闲自在的行在乡野...
    沈浪阅读 813评论 2 1
  • 繁星 你可愿带我一起堕落?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吞没我 彷佛大雪埋住了冻僵的尸首 我 心神逐渐上升 落在了宇宙虚无中...
    卡布奇诺花蜜阅读 525评论 2 49
  • 你听 那低哑轻柔的 是 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还是 他呢喃着的喁喁情话 月上中天 细密温润的光华 透过繁茂的枝...
    千年一眼阅读 345评论 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