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博士分享了针对不同类型书籍的十二种读书方法概述,初听下来觉得有些笼统,回听一遍才渐觉思路清晰起来,书海原本如此浩瀚,每个读者又喜好各异,又岂是用不到一小时能具体说清方法的?大的思路框架摆在那里,我们只要善取自己可操作部分加以实践就是学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还要靠个人。
暂且根据自己现在读书的大体类型来套用一下方法看看,目前主要是:专业类书(芳疗及植物护肤类)、方法论书籍、文学类
先说比较轻松的文学类,对我来说属于闲散舒缓压类的阅读,往往是因为网推热书或名人名著而选来读的,一般只要看过几页或一个章节就会知道是否符合个人胃口,对于不对口味的还是选择放弃,自己不从事这方面工作,即使再有名或受欢迎的作品,如果无法理解或喜爱(当然也跟自己的水平和知识背景有关)就干脆放下不必勉强。而对于马上被吸引的,除了像过去那样闲读(浅阅读,浅思考)外,以后会关注序言、前言及目录、后序等,多了解一些相关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以便对内容更好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专业书和方法论之类的书籍,就要将老师介绍的众多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了
“图读法”是适用绝大多数书籍的方法,使用一张纸一个图(如思维导图、PPT等)将整本书或感兴趣章节的各部分逻辑关系,架构脉络梳理得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也是以后的回看提示
同类书籍,作者的着重点、论述角度或倾向性不同,会出现大量碎片化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通读法”将其汇总归纳起来,经比较梳理后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使概念更明确,分析更有逻辑。
对于大部头厚厚的专业书,带着目的的“练读法”是比较好的,带着问题和自己的关注点,先快速找到相关章节或作者的相关论点去阅读,如有必要再去看其他部分,这样比一贯的从头啃到尾要高效得多。
对于方法论类的书籍,本人过去接触的很少,所以主要还是跟着作者走,边看边做思维导图的方式,理解逻辑指向,提炼可操作的核心观点为己所用。
所有的所谓方法,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边读边记下关键词,画出思维逻辑图,汇总要点,针对有启发的内容,记下自己的感悟,读过后写下书评或读后感,让写作这种刻意练习去倒逼更多的阅读,进入良性循环,进而达到心智成长的目的。
对了,还有“拆书法”,就是将书中任何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或段落摘出,结合自己的经历,付诸相应的实践。从而真正体现阅读带来的价值。
今天提到的“助读法”是我喜欢的,哈哈!给自己营造个舒适的读书环境总是让人身心舒畅。
昨天大概因为第一天早起听课,带着点新鲜感的兴奋,所以一直精神很好。今天,早起的不适应开始显现,听课也有些困顿,赶紧取了精油,在扩香石上滴了薄荷、葡萄柚和迷迭香(各一滴),随着清凉幽甜的香芬在室内蔓延,头脑也很快清醒而变得清晰。这个能提振精神的精油配方,是非常适合读书和办公环境的香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