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转小课堂的一点想法

今天翻转小课堂里发起了一个讨论,针对的是接下来一起的翻转课堂的主题。


翻转课堂.jpg

大家各抒己见:
有的建议:李叫兽的需求三角,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
有的建议:薛兆丰的经济学
有的建议:心理学
我的建议很直接:围绕和上次相同的管理主题。

我的理由是:
1、管理是目前我们这个年龄阶段都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工作、家庭、日常交往说到底都蕴含着管理。并且管理中的技巧需要用到心理学、管理中的战略需要用到经济学,深入讨论管理可以把几个方向都串起来。
2、混沌大学最强调的四个字是“刻意练习”。 翻转课堂的重心一定是在于实践、实践后思维迭代、再实践、如此往复。这就是最好的“刻意练习”!
3、翻转课程存在的目的之一可以弥补混沌线上课程和混沌线下活动的不足;李教授把我们领进门,传授了刻意练习的心法,剩余的修行还得看个人;

想起线上学习社区榜样、老师、社群、作业、反馈的五要素法则,我还有以下几点想法:

成立mini团队,增加碰撞的频度

一个月举办一次线下的活动,确实并不算少了。但是要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我觉得却是有点长了。我希望每个月宝贵的一次翻转小课堂,都是最精彩的思维碰撞和实践成果展示,而不是简单的分享。
比如:可以成立2-3人的沟通小组,每个月活动结束后,针对活动的主题(例如可复制的领导力),小组内自由进行互助式的沟通,小组内针对平时遇到的管理问题,互相寻求最具体的帮助,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在翻转课堂上,把他们组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结果分享给大家,甚至进行小组的PK(类似思维模型比赛)。

设置“导师”,增加碰撞的深度

根据不同的话题(例如领导力、品牌、心理学),选出几位在话题相关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同学作为“导师”,负责在活动休息期间,为大家组织答疑解惑,以及后续相关课程内容的研发,引导整个话题的学习方向与节奏。

布置作业,加强理论应用到实践

虽然上课大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靠自己单个人领悟没人督促,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太少了。通过一些机制(比如由“导师”来布置作业)来加强理论的实践化落实,以及实践结果反馈和指导。把翻转小课堂的课上和课下都用游戏化的思维武装一遍。

或许,经过一年半载的努力,未来思维模型大赛的冠军,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翻转小课堂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HP开发中,使用Mysql扩展来链接Mysql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在选择Mysql扩展的时候,官方提供了...
    新亮笔记阅读 5,337评论 5 2
  • 1 大暑刚过,天气燥热,晚上八点多钟,路上行人寥寥,天色完全暗了下来。 饭桌上,几盘炒菜摆在那里,却没人动筷。老张...
    刘笑东阅读 8,091评论 91 76
  • 看了一则新闻,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不堪忍受导师的压迫,跳楼身亡。据报道:导师经常性叫研究生做家务活,还让学生叫他爸爸...
    媚影心语阅读 2,953评论 0 4
  • 《前任、后任和知己》(三) 知已林徽因 诗人徐志摩与才女林徽因的相识、相知、相恋,是从...
    牛犁阅读 4,916评论 20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