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日王心愿知新阅读打卡:
打卡书目:《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
打卡页码:145-167页
打卡次数:八次
偶尔开展班级读书会,跟随教材结束第三单元的,教学伊始,和假期开展的整本书,整本童话书阅读,我们展开了师生共读活动,选择了《安徒生童话》作为交流的读物。课堂前三分钟找同学讲故事,带领孩子们重温故事,然后在班级内针对当日的故事进行交流,相较于二年级的读书交流活动,进入三年级,孩子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了一定的进步,结合今日读蒋老师的这一篇章有一定的感。
老师提到我们组织班级读书会的原因,可以减掉的归结为三点,第一是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第二,指导儿童阅读方法,第三,组织儿童交流读书心得,其中,阅读兴趣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其实是在读书交流过程中,我观察到的孩子们的一个小细节,二年级刚开始进行故事交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的作用是竖着耳朵听,似乎别人说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听了就可以,一副端坐好的姿势,作为老师,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没有参与其中,三年级的几次交流,我明显感觉到了不同,越来越多的孩子会翻开书,关注到交流到了哪里,找到书中的那个细节再去重温,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新的发现,有的孩子皱起了小小的眉头在思考,那种自然而然的专注令我十分感叹,其实,这其中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榜样的作用,第一位上来讲故事的孩子,是一个平时纪律不太好的孩子,但是在那次交流中,因为我们的沟通问题,他将要交流的故事复述了出来,复述到了什么程度呢?那天我录像,他足足讲了7分钟,我没忍心打断这个孩子,因为我惊叹于他对故事细节的把握,那天我开玩笑跟孩子们说,我做不到像他那样,孩子们不自觉的为他鼓掌,也许是受到他的影响,那一天的交流十分的畅快,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被他一个人逐一击破,他让其他的同学感受到了他对故事细节的把控以及读书的认真,我也真实感受到了班级读书交流的意义所在,这个孩子的例子也告诉我,当我们提高孩子阅读兴趣上遇到瓶颈的时候,是否可以尝试着在孩子中间树立榜样?这个榜样一定是要典型的、外显的,让孩子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