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时各不相同的。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要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的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是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也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进行脑力劳动。
随便想想:
为什么在教育中会出现一些落伍的甚至无可救药的学生,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观点跟孔先生因材施教的观点是相吻合的,就是我们现在教育中缺乏所谓的分层教育和个别辅导。
其实分层教育和个别辅导是存在的,不过基本局限于那些很快吃饱了的人,来个竞赛辅导什么的。而对于接受能力相对薄弱或者基础较差的同学,除了建议请他们的家长在节假日请些家教外,就没什么更好的个别辅导了。其实越是吃得饱的学生请家教的反而多,学校补,家教补,补得学生像吃足了人参的苦,已经对学习充满了反感,一些没有补习的学生正常的学习看起来变成落后分子了。
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根本就没有补习的时间。你英语落后了,中午被老师叫去重默,于是乎别人中午做作业的时间你又没了,可能其它的学科又落下了。每天的自学课,都有一门学科的老师很负责很积极的来,这已经是很多学校的惯性了,老师们拓展自己这一门学科,学生们没有做作业的时间,根本也谈不上个别辅导了。
所以要把对儿童的分层教学,对儿童脑力劳动领域的设计,要注意课堂45分钟,让每一个同学都进行脑力劳动。不过,这真的很难,因为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都有差异。曾经有个数学老师把班级分成4个小组,结果是尖子生真的很尖,但是第四小组总是停留在个位数,教室里各做各的事,有点乱哄哄的,数学老师也习惯了。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状态或多或少的蔓延开来,蔓延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样的分层教学虽说培养了几个尖子生,但从全体来说,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保护学生的自尊真的很重要。
孩子读小学时,有一天回来说:“某某同学考了第一名。”我诧异极了,因为我经常听孩子说起他,好像学习是有困难。孩子哈哈大笑,说:“是倒数第一名!”我批评孩子不能这样!孩子说,是老师这么跟他们说的。我想象老师说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是由诧异到哈哈大笑,而这个过程中这个小孩肯定是无比羞愧,脸一阵红一阵白。
每次看到有学生做错了事被批评毫无羞愧的表情,心里非常奇怪,他的自尊到哪儿去了?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不当的批评一次次冲击着学生的自尊,他们的自尊一点点丢失了!
我想,教育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批评和适当的欣赏,这样才能保护、激发人的自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获得成功的感觉,从中获得乐趣,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师和学生本来是同一个目标,应该是齐心协力的朋友才是,不是敌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