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写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的拔住了辫子一样,纲举目张,全身就都跟着走动了。
古代有一个笑话: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却又死爱面子,只好装阔,从来不说家里缺钱。
一个小偷以为他真的有钱,一天夜里去他家行窃,却发现家徒四壁,一样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便咒骂道:“晦气,是个穷鬼!”
读书人听见了,急忙从床头摸出仅有的几文钱,追上小偷,说道:“你来得不巧,请把这钱拿去。不过,你到外面给我留点面子,千万不要说我家穷啊!”看完这个笑话,你笑了没有?哈哈哈……
爱面子是中国人的特点,所谓“天大地大面子最大”。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人的死要面子,经常使在中国的外国人感到荒唐可笑。每个人都要面子,甚至连社会地位最卑下的乞丐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想严重触犯中国人的道德规范,那你就不要使他丢面子,不然你就是在羞辱他。”
其实,爱面子在一定程度内如果是出于个人尊严,也没有什么错,所谓“人要脸,树要皮”,谁不想被人高看一眼,甚至经常仰视呢?
但是,如果到了“打肿脸充胖子”的程度,爱面子就成了一种负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为什么说越没本事,越爱面子?让我我细细道来:
过于爱面子的人往往是因为内心的软弱、不自信,所以才需要用面子来证明自己,而内心强大,又有能力和本事的人往往爱低调行事,并不特别在意是否丢了面子。
另有一则古代笑话:
甲乙二人同行。
甲望见前面来了一顶华贵的轿子,对乙说:“这轿子里面是我的好友,他见到我必定下轿施礼,我不喜欢攀龙附凤,应该回避。”
说完他就躲到附近大宅院的门楼下面,不想那宅院偏偏正是轿子的主人的家。那主人下轿,看到有人躲在自己的门楼下面,非常生气:“你在我家门楼下面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于是下令仆人揍甲一顿,把他驱赶了出来。
乙问鼻青眼肿的甲:“既然是好友,为什么被他殴打侮辱?”甲回答说:“他从来都是这样,和我开玩笑惯了。”亲爱的阅读者们,看到此处你是不是又笑了……
死撑出来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让人没面子。
人生在世,聪明的人看重里子,从内心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愚笨的人则看重面子,一味追求外在,常常苦不堪言。
面子,可以是人心里的一个大包袱,越在意,越沉重,越会受制于它。
学会辨别和放下不必要的面子,一个人的生活,肯定会坦然舒服很多。
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处处都要表现出自己强大的自尊心。因为除了自尊心,那时候的他们一无所有。
所谓的面子,尤其对于一穷二白又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过度强调自尊其实是绊脚石。
文廊逸客认为,尤其对于一些脆弱而敏感的人,自尊却成了要求他人的利器。自尊比爱情大,甚至比天大,太要强,太敏感的自尊,其实来源于自卑。
法国作家尤瑟纳尔说过:“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因为有了自尊心,一个人的脆弱、自卑、敏感和无用,都有了最好的借口和掩护。
过分强调自尊和面子,其实是种没有见过世面的体现。因为层次越高的人,见过大场面的人,越是低调谦和,包容大度,越不在乎面子。
大家尊重一个人的标准,反而是看你真正拥有的本事。因为本事越大,层次才会越高,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比起内心的丰盈和富足,外界的评论和眼光又算的了什么。
爱面子和讲究,是两回事。
有的人在为人处世、人情世故以及生活日常中,比较讲究、体面,一则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二则呢也的确希望活得精致一点,生活质量较高。所谓的讲究一点,这是正常的,也是大众所能理解的,反正我能理解人家。
但过于好面子、穷讲究,就有爱慕虚荣之嫌,尤其超过自己的能力乱摆排场、瞎讲究,自己累,没准还拖累家人。毫不客气的讲,这种面子有毒,会让人心智迷失,误入歧途啊。
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会过于热衷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他们会注重里子,而忽视一些所谓的面子,他们总会觉得内容高于形式。
一个人若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条件和能力,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注定会很累很辛苦,到最后疲于奔命,却没有时间去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面子上了啊。
马云说:“多学一件本事,就能少说一句求人的话。”虽然我公开骂马云十几年了,但我对他的这句话高度赞同。
只有你的本事多一些,求人的话才能少说一些,尤其是英语,曾经有一个企业家说过,如果你想从底层混到中层,那你就努力什么都学,如果你想从中层混到高层,那你先好好学英文。
我实话实说,由于我不会英语,所以影响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在社会上公平竞争的机会。我自小没有把英语学好,混到了这把年纪真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没本事,不仅仅会在求人时丢了面子,还会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甚至错过人生本应该属于你的一些风景。
啰啰嗦嗦讲的太多了,就此停笔吧!最后我想说“多长本事,少要面子”当你真正强大的时候,你不想要所谓的面子都难。
文廊逸客: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发改委培训中心顾问、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