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有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国家大事,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家长备受关注,平时除了辅导孩子作业外,还会翻看一下孩子的课本,看一看孩子学习的是什么。尤其是之前毒教材插图事件的影响,家长生怕孩子学习的书中有不适合的内容。
毒教材的插画时间可谓是层出不穷,引导着孩子的行为,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视觉的冲击力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确实要高的很多,影响也大。
这不,家长又发现了新问题,家长建议把杜牧《山行》移除教材,对于《山行》这首诗我们还是非常熟悉的,描写山行中秋日景象,但家长认为其中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爱”两个字,对学生有不良的引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对于家长这个提议,这次网友并没有一边倒向家长,反而网友觉得家长太过于敏感,甚至有网友表示:心是脏的人,看啥都是脏的。
确实是这样,《山行》这首诗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还是小学阶段,孩子的思想还是非常纯洁的,老师在讲授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传统的古诗篇目我们学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现在这代孩子就不能学习了吗?
能够选入教材的篇目都是经过专家决定严格审核的,适合孩子去学习。而现在的家长说是担心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但又何尝不是过度保护学生,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
比如前段时间同样有争议的古诗杨万里的《小池》,其中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家长也觉得不妥,但大多数网友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敏感的家长太会联想了。
如果是按照部分家长的说法,就会“淘汰”掉很多经典让人惊艳的作品,在古代很多词都是用来演唱的,就像是我们今天的歌词,而很多著名的诗人和当时的妓女阶层相处非常融洽,比如柳永,最后他的墓地都是由妓女们凑钱买的,这些古人的风流韵事暂且不提。
很多大家熟悉的诗句都属于艳而不俗类型的,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而学生在学起来的时候没有必要只关注诗句的表面意思,或者是加以不合适的联想,要想到作者创作的心境,还有时代背景等。
很多作者的创作另有深意,构思精巧,才能成为佳作,被人熟知,入选教材的诗词,都有可赏析的地方。所以,家长既然那么保护学生,就没有必要矫枉过正,反而把学生的关注点带跑偏,如果家长不提的话,很多网友都是没想到的。
一些教材上的古文诗句所代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体现的更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对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国教育的不断在无目的的变化,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