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寄放在“微信扫墓”上,你愿意吗?

“ 一键下葬,云尽孝 ”

“ 滴滴一下,马上出殡 ”

“ 扫一扫二维码,扫墓快简易 ”

|一切皆有可能,比如微信扫墓

前不久,不二叔突然看到这样的调侃话语,心想的是,玩笑话也不应该这样开,调侃互联网的便捷也不应该这样说。

但没想到,这可能不是玩笑话,而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因为,“ 微信扫墓 ”已经悄然出现了。


3月初,成都、南京开始兴起了微信扫墓。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利用微信远程向去世的亲人表达哀思,内容可同步显示在公墓现场的LED大屏上。据说,成都长松寺LED大屏已滚动显示了1万多条祭语。

除了用微信发表祭语,还可以打开微信公众号,动动你的指尖,在约定时间输入密码,一场为你亲人扫墓的现场直播就出来了。甚至花椒某主播还推出了“代客扫墓”的服务,价格六百起,直播半小时就有上百个订单,美其名曰代客尽孝。

|微调查:超四成人支持微信扫墓

这年头直播有黄鳝,有吃洗面奶,有吃老鼠的,似乎扫墓变成一场直播也没什么好讶异的。有人说,微信扫墓总比不到要好啊,起码有点孝心。根据微调查结果,也能看出对于“微信扫墓”,大部分人是接受的:超四成人支持微信扫墓。

自由撰稿人杨朝清认为,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微信扫墓” 让人们有了更多的追思渠道。换句话说,微信祭扫只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只是传统与现代的并轨,改变的只是形式,含义依然如故。

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祭祀方式存在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等问题,这种互联网形式的简单化反而更好。

|我不想将情感放在微信扫墓上

但是仍有近四成被调查者不支持微信扫墓。

很多人认为,清明扫墓最重要的是仪式感,既然无法亲自回家乡扫墓,通过线上方式能够完成这个扫墓仪式也是好的。

但不二叔认为,扫墓重要的不是仪式感,而是那份情感。

“ 那个有点毛毛雨的下午,我站在爷爷的墓地旁,陪一陪他。已经过了好久,他的模样有点模糊了,但是看一看他的照片,似乎旧时光的回忆都活过来了。他带我买一串冰糖葫芦,被爸爸责怪这些零食吃多了不吃饭;他偷偷拿水烟筒抽烟,轻拍我脑袋嘱咐着别告诉奶奶…… 我轻轻将酒倒在地上,听说这样他能够喝到。”

逝去的人,因为已经不在生活里,也因为我们脚步太过匆忙,所以被惦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而清明节,大概就是这份藏在心底的情感,最好的出口。回来看一看你所在的黄天厚土,回来陪一陪你。

|家乡,有我最记挂的味道

当家乡的牵挂一个个离去,当微信扫墓真的盛行时,回家乡的理由便越来越少,家乡真的就是回不去的地方了。

但那里明明有我们最记挂的味道。从厨房窗户飘出来的饭香味,走在黄昏树下的冰糖葫芦味,下雨天青苔石阶上的雨水味,阳光摇曳铺满大地的稻草味,果树结果时的果香味,大街小巷里地道的家乡菜味…… 尽管是不会再有的时光,但是只要一踏入家乡的土地上,这些味道都能从记忆神经传来。

忘不了味道,就忘不了根。所以比起微信扫墓,我更宁愿抽点时间回家乡,扫墓哀思,闻味追根。

微信扫墓,对于许多人而言

也许能够满足“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提供便利

更甚至是一场时代的变革

改变以往污染环境的祭祀方式

但其实,清明扫墓最应该改变的

是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

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的祭祀方式

而不是把它“搬”到电脑中、手机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己应该算得上一个爱好阅读之人了,平时阅读的方向也比较广,从青春文学、经典名著到社会科学、经济哲思再到人物传记、诗...
    蕙茝_如常阅读 832评论 0 2
  • 做心怀善意的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 吃热腾腾的饭菜 结温暖踏实的朋友(重新拿起笔画自己喜欢的,两天的结果
    S顾懒懒阅读 182评论 0 1
  • 本文内容提要: 记录自己在公司Android客户端项目中MVP架构的使用经历。及对其的衍生的感悟。 涉及知识点: ...
    走川阅读 497评论 0 0
  • 【何2:8】她不知道是我给她五谷、新酒和油,又加增她的金银,她却以此供奉(或作“制造”)巴力。 【何2:9】因此,...
    活水之泉阅读 2,14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