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话为啥那么大声?

麻雀也变“大声党”

美国有研究人员从60年代开始收集麻雀的叫声,发现五十年来,麻雀嗓门一代大过一代。原本麻雀的叫声有三种,至今只剩下一种,就是最高频最大声的叫法。

对麻雀来说,叫声相当于跟同类聊天,或者歌声。现在麻雀越来越聒噪,源自人类制造的各种高分贝噪音。

形容人聒噪,就用”像麻雀叽叽喳喳“。麻雀还真是无辜躺枪,这噪音还不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汽车鸣笛、施工装修、露天广告、路演展台……环境太嘈杂,迫得麻雀都不得不拔高音量,否则无法从周遭声浪中突围。

大声党是如何产生的

大声才能不被忽略

这让我想起一些在地铁、机场等公众场合,捧着手机的大声党,如同在自家客厅,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细想之下,可能不是他们怕对方听不清,而是周围太吵,他们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所以下意识提高分贝。

灵敏的耳朵听了太多嘈杂,一旦麻木了,是无法回头的。有如那些高频大声的麻雀,何尝不是环境的产物?

众声喧哗中,各种信息的声音交响曲,统统汇成噪音。想要突破重围显现出来,唯有像麻雀的叫声,越来越尖锐、粗糙、巨大。

什么平和中肯长篇大论细语,谁耐烦听?在这躁动时代,大家被迫接受一条王道:大声才可以不被忽略,以至淹没。

拔高音量真有助沟通吗?

你有没有听我在说啥?!

什么时候人会不自觉的拔高音量?情绪激动与人争执、吵架时。为什么呢?难道用正常分贝,对方会听不到吗?并不是。而从心理层面讲,当信息无法被对方接受时,为了强化信息的传递,只好拔高音量。

但是,你以为这样对方就能听得见并接受你的想法了吗?

然并卵。

因为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的非语言沟通由三个部分组成:文字、声调语气、肢体动作。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佐治.米拉经过研究后发现,沟通的效果来自文字的只有7%,来自声调的有38%,而来自身体语言有55%。也就是说,你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姿态,所传递的信息比你说的内容重要得多。

你以为拔高音量别人就能听见去了?大错特错。相反,因为你令人不快的高分贝和拍桌子蹦高的姿态,别人早就不在留意你到底在说啥了,而是从内心里产生抵触心理,这样一来就是一场无效沟通,平白制造了高分贝噪音而已。

怎样才算一场有效沟通?

沟通时特别要注意你的姿态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来自他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说的一句话。

所谓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信息、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理解过程。涉及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过程和行为,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动作姿态是一个人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态必然优雅;而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态来的。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态,这样才能使得沟通更为有效,也更容易被人接受与信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嘻嘻嘻! 快来和我玩个游戏,用一块布创造奇迹! 他为自己画上桃心的左眼,黑心的右眼。 梅花与方块的图案分别在两颊上...
    极品新人阅读 206评论 0 0
  • 每个人都希望在某个领域成为高手;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人的努力却付诸东流,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学习《跃迁》这本书...
    徐君宝阅读 534评论 0 1
  • 说好的妮妲台风,感觉没有那么夸张,就是放假了一天,不过还是在办公室正常待了。做了事情感觉更有效率,没有那么多的招惹...
    聂一一阅读 97评论 0 0
  • 姓名:张弛 公司: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六项精进打卡第88天】 【知~学习】 阅读《六项精进》大纲0遍 ...
    Leo_zhang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