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楚汉相争

每次看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惋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胜利的果实却被汉所得。贵族出生,满身英雄气概,军事上的天才西楚霸王项羽,竟然败给了地痞流氓刘邦。很多人都从性格和为人处世上来分析了这场成败,刘邦自己也总结项羽之所以兵败是因为逞匹夫之勇又有妇人之仁,还小家子气,不会用人。帐下的陈平、韩信和九江王英布纷纷转投刘邦,范增和钟离昧也被轻易离间,这是不会用人;打胜仗之后,舍不得分封,这是小家子气;巨鹿之战后屠杀秦将二十余万人,攻下城池之后屠城,这是残暴。种种的种种或许都是导致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吧。这一切似乎都那么的理所当然,但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以三万人对抗秦军四十万之众,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多的是莫大的勇气,韩信的成名战背水一战不过也就是巨鹿之战的翻版而已;打胜仗之后舍不得分封,难道天下之人不都是如此吗?有谁不是为了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亲如兄弟也可以反目成仇;哪个名将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个开国皇帝又不是踏着那累累白骨登上至高无上的宝座的;刘邦的仁义之师同样也会屠城,在逃亡的时候同样三次将自己的子女踹下马车,对待自己亲骨肉都这样的人,心中除了利益而外还会有什么,不然战功赫赫的韩信和英布最后也不至于会被杀死,张良也不至于会万般推辞封赏。

然而我真正惋惜的地方在于,整个历史过程宛如小说一般,而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不是项羽而是刘邦,每每关键时刻,刘邦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天助一样,如此现实的人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先是鸿门宴,不料却有项伯之前会受到张良的救助,再是彭城之战,眼看就能斩杀刘邦的人头于乱军之中,奈何天降龙卷风救刘邦于乱军之中;在逃亡过程中,楚将丁公眼看就能追上,刘邦一句“贤人何苦为难贤人”就让丁公止步不前,看着刘邦逃之夭夭;他的腾将能将他和他的子女带着突出楚军的重重包围也是一个迷;韩信称齐王之后,帮项羽则项羽赢,帮刘邦则刘邦赢,都不帮则天下三分,奈何韩信又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得太过于巧合,或许刘邦真的命不该绝,或许上天真的佑护刘邦吧。而这背后的项羽,如果再多点运气,可能就不会有之后汉家的天下了,每每想到此处就为他感到无比惋惜。

项羽也许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但是如果历史重来,我依然不会选刘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